成都在倾听民意中发展公共交通值得借鉴

30.07.2014  15:54

最近,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调研成都市公交运营情况时指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一项民生工程,必须以让群众满意成为最终取向和评判标尺。特别是要深入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坚持做到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成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重视民意、听取民意、吸纳民意,这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的现代行政水平和施政的民生情怀。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政府解决民众出行难的一件实事,也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是关乎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近年来,成都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公交专用道从无到有,公交场站综合体闪亮登场,免费社区巴士开创全国先河,邀请乘客参与线路开行的决策过程,成立乘客代表委员会,听取最接“地气”的意见,并落实到线路开行、公交服务标准制定等方面……一句话,成都的公共交通,总是紧扣公众需求,着眼市民需要。而这,恰恰是公共交通精髓之所在。

今天,对于公共交通的认识各地是趋向一致的,公交优先的好处各地也是基本认同的。但事实上,“公交优先”并不意味着公共交通就“”了。表面上看,公共交通落后与设施的不足、服务不尽如人意、线路设计不尽合理等有关。但实质上,政府的思维方式没有得到彻底转变,才是制约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众可以发现,许多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建广场、盖高楼大厦,没有把城市公共交通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有的即使考虑了也只是处在附属地位,并没有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但成都,却实实在在落到了行动上:2012年,成都市缓堵保畅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加快新一轮地铁建设;加快二环路快速路、二环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建设;首次实施尾号限行;多条公交线路免费乘坐、地铁票价8折优惠、加密地面公交线网密度等惠民便民措施,不仅有效发挥公共交通的便民作用,还成为了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强大引擎。

成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做法要说有多特别,也未必见得,但始终把公众声音放在第一位却值得肯定。这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发展公共交通的态度和务实作风。公共交通牵涉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市民作为主体当然有参与意见、发表观点与参与决策的权利,这里面会有不同的意见,有基于不同利益观点的较量,因此也费时费力,最终决定的作出也必定要比规划部门单方面说了算复杂得多,但这样的意见交锋与公开化的利益博弈无疑更加公平,更能让公共交通最大程度发挥出惠民利民的效果。

公众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改革的承受者。“三视三问”,把“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将这一工作原则运用在公共交通上,尤其是把群众满意作为公共交通的最终取向和评判标尺,真正抓住了公共交通为民利民的精髓。抓住这个根本,成都的公共交通就可能成为城市公共交通改革的“样板间”。(韦祖伟)

原标题:成都在倾听民意中发展公共交通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