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新闻“狂”
有一句话——“记者不是在写新闻,就是在采访新闻的路上。”记者很辛苦,但依然有很多记者为此“痴狂”。因为当记者让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社会的进步,反映了民众的心声,收获了读者的信任和感动……
2015年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十六个记者节。本报推出特别报道,选取今年本报报道的部分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让记者当一回主角,听他们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龙潜 倪殷
新闻事件:
2015年1月下旬,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隆重召开,这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贵州4000万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采编经过:
劳动时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报道小组,前者主要负责报道工作的总体统筹、组织协调、重大策划,后者主要负责报道工作的具体执行,并细分为采访组、编辑组、排版校对组、新媒体报道组。会前,领导小组召开了多次会议,研究报道方案,提出工作预案;会中,领导小组靠前指挥、统筹兼顾,面对新情况,及时调整报道方案,确保了省“两会”报道既完成了“规定动作”,又搞好了“自选动作”。
报道小组14名成员分兵把口、责任到人、密切配合、相互补台。4个“上会”记者(其中2个是从业不足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从1月22日开始至1月30日,连续9天“跑会”,每天休息不足4个小时,奔波于云岩区、观山湖区、南明区的会场、代表委员驻地、报社之间,现场采访了代表委员62人次,以及数十名大会工作人员,发表“两会”声音、花絮47件,较2014年省“两会”增加了17件,不仅及时传递了代表委员的声音,还将镜头、笔头对准了一大批默默无闻地为省“两会”服务的劳动者。“留守”的10名报道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根据领导小组要求,及时采访基层干部职工45人次,拓展了报道深度和广度;精心编校记者稿件,创新版面艺术形式,及时更新新媒体内容,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据统计,今年省“两会”,劳动时报社出版发行的《劳动时报》共刊载“两会”新闻83件,只有10件是通稿,发稿量近20万字;《劳动时报》电子报亦同步刊发纸质报相应报道;劳动时报社运营的黔工网开设了专题《聚焦2015贵州两会》,设有今日头条、最新动态、两会聚焦、权威解读、两会时评、两会花絮、新媒互动、图说两会等栏目,共计发稿75件;劳动时报社运营的省总工会官方微博“81号工馆”共计发稿20件。
职业感言:
“两大服务”是省“两会”报道的关键之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民为本,服务职工”是贵州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此次省“两会”报道,劳动时报社秉承“两大服务”宗旨,既按照要求做好会议的程序性报道,又结合自身实际,抓好个性化报道。报道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6天时间先后推出了9个整版专题策划,较2014年省“两会”增加了5个。此外,还专题策划了《职工疗养项目实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既请代表委员解读,又连线基层干部职工谈感想。
“贵州精神”是省“两会”报道的力量之源。“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激励着劳动时报社此次参与省“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使他们克服了设备简陋、交通不便、经验不足等困难,圆满完成了报道。此次报道,是劳动时报社首次主要由一个部门承担省“两会”采、编、排、校工作,项目化、精细化管理效率凸显。
“三个出彩”是省“两会”报道的价值体现。在2015年省“两会”报道中,劳动时报社采编人员紧扣中央和省委精神,抓好重点报道,导向正确,内容丰富,没有出现任何政治性差错和技术性失误。在报道工作中体现了政治性、整体性、周密性,实现了代表委员出彩、记者编辑出彩、报纸新媒出彩,达到了领导满意、代表委员满意、广大读者满意的目标,增强了影响力和亲和力。
为劳动创造点赞为新闻事业添彩
□本报记者 朱文华 倪殷
新闻事件:
从去年底开始至今年9月,本报着眼社会热点,关注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出了《带薪休假,何时不再雾里看花?》、《高温补贴缘何难落实?》、《失业保险保谁的“险”?》、《“新市民”离我有多远?》等一系列深度报道,力求通过对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关心关注的疑点、难点问题现象进行透析,真实反映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并采访相关学者专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及工会组织解决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采编经过:
我们要闻部按照拟定的新闻策划方案,根据不同选题安排相应人员逐一推进系列报道。可以说,整个策划报道过程有条不紊,每个节点和采访对象都在事前作出了细致安排,任务分解精准到人。部门主任负责总体策划,对每篇报道的结构、框架和报道要点进行反复搭建、筛选和定型;副主任牵头分工,自己负责对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的采访,完成“面上”和说理释法、建言献策的部分;记者则负责从“点上”采访个体,通过具体事例对“面上”采访内容予以支撑,做到点面结合、深浅结合、现实与思考结合。实施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许多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律师事务所及工地,对不同对象进行详细采访,有的市州县的情况,则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了解,真实、准确地掌握了大量第一手信息。这一组报道采访超过200余人(次),单篇报道中涉及人员均超过15人以上,覆盖面广、代表性强,深度和广度都有体现。报道经编辑精心加工后,以整版形式在三版刊发“深度观察”,有的佐以相关政策链接,有的配发评论,进一步增强权威性、服务性和可读性,使这组报道既充满浓厚“地气”,反映劳动者心声,又为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了破解难题的思路,在广大读者和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职业感言:
尽管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劳动的形式和形态,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精神和内涵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历史。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而作为一张劳动者的报纸,我们聚焦劳动者,反映他们的心声和疾苦,推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享有应有的权益,宣传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 是为天职。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带薪休假、高温补贴、失业保险、农民工进城落户等几个社会焦点问题进行报道,目的亦在于此。
劳动是一首最动听的歌儿。我们作为工人报刊新闻人,在用笔触和镜头记录劳动群众在田间地头、车间班组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的身影和他们创造的光荣业绩的同时,本身也是劳动的一种形式。新闻工作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但这个职业高尚而神圣,我们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和无上荣光,因为歌颂美好事物,引领社会风气,是媒体的职责,也是新闻人的义务,我们必须为劳动创造点赞,为新闻事业添彩!
“驻”进百姓心里
□本报记者 孙妤
新闻事件:
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思南县工会干部王明礼在不毛之地开垦茶园,成为了一方百姓致富的希望;为了解决吃水难题,他挨家挨户发动村民自力更生挖水池,资金不足,他自掏腰包补贴;为了维稳,他扛着背包翻山越岭扎根边远村寨,啃下了移民搬迁的“硬骨头”。
身为驻村干部,51岁的王明礼拖着沉重的义肢,踏遍田间地头,在深山中默默奉献了30年;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不言败,一路前行,成为老山前线和扶贫攻坚“两个战场”上的英雄,谱写了一曲光辉的生命赞歌,被省委书记称赞为“王英雄”。
采编经过:
得知王明礼的事迹后,今年5月下旬,我与报社的两名同事冒雨驱车来到思南县总工会,王明礼当天的工作安排是到他去年帮扶的黄家山村查看蓄水池修建情况。此时,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但他丝毫没有改变计划的念头,坐上车直奔黄家山村。
原本1个小时的车程,因为大雨给耽误了。我们的车跟在王明礼的车后,大雨拍打到挡风玻璃上,雨刮器开到最快都没有多大作用。
就在快进村时,车陷进了泥泞里无法前行。这时王明礼下车来,一脚踩进稀泥,帮忙推车。无奈,大家步行进村,踩着烂泥,深一脚浅一脚缓慢前行。就这样,我们跟随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见证了一名残疾军人的憧憬和艰难,见证了一名基层工会干部的默默奉献。
夜幕降临时,当王明礼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黄家山村住地时,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瘫坐在床上,挽起裤腿,默默卸去沉重的义肢,剥下一层层纱布,用盐水冲洗一下血肉模糊的伤口,上点药,再用新纱布一层层包好……
第二天清晨,王明礼又神采奕奕、激情迸发地奔波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让人感动不已。人们形象地冠以他三个称谓:“万金油”、“王铁人”、“抠老公”。
职业感言:
什么是奉献?已近不惑之年的王明礼主动向单位请缨,卷起铺盖,驻村帮扶。这一“驻”,就是十四载春秋,“驻”进了百姓的心里。
什么是敬业?在驻村帮扶的15年间,他手绘了7张“民情地图”,每一张“地图”虽画在纸上,却铭记在心,更深深地落实在了王明礼的一双脚板上。
这篇报道刊发后,王明礼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干部职工和工会系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基层,像王明礼这样的工会干部还有很多,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应不断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把笔触和镜头对准基层,让劳模精神走进更多人心中。
“工会干部就应该处处为百姓着想,办不成实事就不配当干部。”这是我采访王明礼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印象深刻。的确,干部接了“地气”,才会有“底气”,这样好的干部,是我们工会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劳动美丽 根植我心
□本报记者 付卉妍
新闻事件:
6月12日至7月9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中国梦·劳动美”贵州省2015年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演出报告团奔赴全省9个市(州)、2个省直管县(市)及省各产业(行业),深入企业车间、建筑工地、高职院校等多地进行了18场演出,超过2万名职工现场享受了这次盛况空前的文化大餐。
采编经过:
作为此次活动的随行采访人员之一,近一个月里,我几乎全程参与了报道工作。作为一名入职没多久的年轻记者,刚开始接到任务时,心里忐忑不安,感觉“天要塌了下来”——这么重要的活动怎么让我一个弱小女子参加报道啊,同情心还有木有!
没有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于是,我做了一些功课——找出以前类似活动的报道进行学习。刚开始,还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急得跟猫抓心似得,后来在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几场下来,熬更守夜,加班加点,我慢慢找到了感觉,越写越顺,而且在编辑老师们的精心润色下,稿子将活动的精彩一面呈现给读者,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职业感言:
“我手都拍痛了!”
“今天整体的舞台效果和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劳模们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
……
几乎巡演报告团每到一处,都能“俘获”每一位现场职工的心。无论是台上演员们时而逗趣、时而动情、时而激越、时而热血沸腾的表演,还是劳模互动环节劳模们朴实无华、振奋人心的语言,都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喝彩声和接连不断的掌声,时而迸出阵阵欢笑,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整场演出报告,掌声、笑声、欢呼声、叫好声,跌宕起伏……
劳模精神是什么?在参与此次巡回演出报告活动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心中非常模糊。在小品《工地情缘》中,我看到了一名普通筑路工人身上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在小品《创客》中,我看到了一名80后“创客”身上永不言弃的坚韧品质;在情景诗朗诵《山沟沟里一盏灯》中,我看到了一名朴实的村支书默默无闻,带着村民脱贫致富的奉献精神。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最耀眼的光辉,正是对劳模精神的最好诠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次的劳模巡演报告活动不仅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劳模就是一个标杆,一位劳模就是一个榜样。”劳模之所以能成为先进人物,成为时代的标杆,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多么伟大的事情,而只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坚持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劳模为榜样,努力工作,时刻以劳模精神鞭策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个采访,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你是我一生不停的脚步
□本报记者 程瑞林
新闻事件:
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 9月24日,为期3天的全省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开班。
本报对部分市、区、县党委副书记和部分市、县政府联系群团工作的负责人进行采访,通过3个整版的特别报道,多形式、多角度充分反映全省工会工作在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显著成果,及党委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有关群团工作尤其是工会工作的思路和打算,使基层工会和广大工会工作者、职工群众,通过报道进一步学习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采编经过:
全省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召开前夕,报社抓住这次契机,精心策划,首先组织人员对省委书记陈敏尔在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行解读,并迅速组建专题报道小组进驻省委党校,与学员同吃同住,利用课间和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地对参训学员进行采访。在采访对象上,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市、区、县党委副书记和部分市、县政府联系群团工作的负责人,通过他们的介绍,将党委、政府对工会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体现出来。这次报道时间紧、任务重,但所有参加报道的人员都很认真,讲大局、讲服从、讲奉献,不仅是传统纸媒的记者参加,还有新媒体也浓墨重彩地报道了这次培训班的情况,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互动,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新闻报道模式。
职业感言:
对全省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的策划报道,执行有力,效果明显。这是我迄今为止10年记者生涯中的一个片段。10年来,我大多数在一线采访,对“脚底板下出新闻”感受深刻。
2005年底,在实习老师的推荐下,我走进了劳动时报社,开始了我的记者生涯。那一刻,我为自己能成为偶像白岩松、水均益的同行兴奋不已。但在新闻路上行走多年后,我发现,白岩松、水均益他们只呈现了记者鲜亮的一面,其实,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还有许多旁人所未见的一面:
有一年,为给农民工讨薪,我在砂石厂被人扼住喉咙,拔出钢管要砸我的头;寒冬腊月,我坐在摩托车上与乡邮员进村入户送邮件;为体验导购工作,我一站就是8小时;娄山关下,我与广电网络维护员挑灯夜战;凝冻时,我在铜仁万山跌跌撞撞也不曾放弃;凌晨时分,我和同事在省委党校加班加点写稿;老婆羊水破了,自己打车上医院,而我仍在采访路上……
2006年7月,拖着伤腿的农民工何开明来到报社求助,我接待了他。因为工地上墙体倒塌致残,讨要公道无果他借高利贷打官司,法院判决工程方赔偿何开明6万多元,但赔偿款却被一拖再拖, 妻子离他而去,他靠市民接济过日子,有上顿没下顿。
为了帮他拿到赔偿款,记者跟着他法院、施工方两边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就这样等,而我能做的真的不多,除了偶尔接济一下。
如今,他身在何处,过得如何,赔偿款是否拿到,我一无所知。其实,现在想想,我做得还不够。因为,他带着那么大的希望来,却没能带着想要的结果走。
何开明这个名字,注定成为我记者生涯最深的遗憾。
但我仍会一直向前,希望在遇见下一个何开明时,我能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