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评比进行中

13.10.2015  20:28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朱孟洋 摄影报道) 10月10日,由我校团委主办的2015年贵州大学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比活动在慎思楼实训实验室举办。评比活动由我校学生处处长郭林桦、团委副书记左柏洲、贵大科技园副园长张华、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岚、化工学院副书记杨静、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书记王丽担任评委。

通过前期选拔,共有来自各单位、学院的39支队伍进入到评比现场。每支队伍有7分钟的时间通过PPT介绍队伍的社会实践内容,之后是3分钟的答辩时间,由六位评委提问,队伍代表进行回答,每支队伍的代表不能超过3人。评比现场设有计时人员,在剩余时间30S时会对选手进行举牌提示。

参加评比的社会实践队伍有不同的风格和着重点,各具特色。明德学院数机电系的“春晖暖家乡——三下乡专项实践”解说,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交替解说;管理学院逐峰实践队的“贵阳市西南国际商贸城现状及发展调查分析”则通过调查报告为载体对西南商贸城进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调查,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完成了调查报告。

党委宣传部的社会实践“一路一梦,你我同行——贵州大学、香港大学夏季联合支教与双向交流”联合香港大学,并与香港大学的同学进行贵大文化体验、支教、贵州文化感受、香港文化感受四个板块的实践,并进行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既激发两校同学们对留守儿童思考,又促进贵州、香港两地的文化交流。队伍代表李存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由教育部批准,受到党委宣传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捐赠价值8万多的文体物资给西北小学的孩子们,感觉为留守儿童们做了一些事情。”

所有队伍解说完后,贵大科技园副园长张华进行点评,他说:“这次评比很有新意、很有创意。各支队伍的同学们也很‘拼’,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三下乡’,比如党委宣传部的队伍到香港。各支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准备PPT和材料,很不容易。”同时他对各支实践队伍提出建议,他说:“在实践项目解说和答辩环节都需要提高一下,可以多花费一些时间放在准备PPT和解说上,使用词语一定要准确。我相信各支队伍以后都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评比结果将在评委商议后,近期公布。

 

【责任编辑:林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