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干部群众热议党代会
自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4月16日在贵阳召开以来,参会代表们在会场内忙着审议讨论报告,会场外的干部群众同样十分关心会议的进展。连日来,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纷纷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传媒渠道关注大会进展,对报告中描绘的今后五年发展蓝图充满了期望。
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 村民变股民的富裕新生活
四月的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果蔬飘香,小葱泛绿,大棚连片依偎,与漂亮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行走在绿油油的蔬菜基地里,塘约村金土地合作社社长罗光辉指挥着社员采收小香葱,打捆后运送到卡车上,直销贵阳蔬菜批发市场。罗光辉说:“通过产业发展,不断增加合作社的收入,老百姓工资收入和分红也会更高。”
三年前,塘约村拉开“三权”促“三变”改革序幕,成立金土地合作社,对农民土地进行确权、赋权,然后赋予交易的权利,农民都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成为股东。现在的塘约村人越来越富裕,去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塘约经验”也在安顺市全面推广。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的多彩贵州,我们塘约就是按照这样的路子走的,现在我们正依托村里的千亩森林,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把塘约建成一个农旅一体化生态富裕的地方。”塘约村村委会副主任、合作社法人丁振桐说。
台江县老屯乡: 展望新未来群众信心满
秀美的巴拉河畔,坐落着一个美丽的传统村落——长滩村。该村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308户1100多名苗族同胞。近年来,长滩村以“十户一体”发展模式,从一个无产业、无旅游、无集体经济收入的“三无”村寨变成了如今老屯乡乃至台江县发展最快、最好的村寨之一。
“这次的党代会从一开始我们就很关注,陈敏尔书记在报告里说的‘更加自觉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我想到了我们长滩村,山好水好又有发展前景,老百姓的荷包都鼓了,我们村干就很高兴。”谈及近几年长滩村的变化, 台江县老屯乡传统村落长滩村刚当选的党支部书记石俊说道。
在老屯乡政府驻地榕山村,个体户张雯正带领村里的绣娘们在绣花,张雯做刺绣产业已经有些年头,慢慢做成了产业,效益不错,还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在谈到这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张雯表示她要努力抓住陈敏尔书记报告中说的“持之以恒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就业创业增收”,以此为机遇来帮助村里的妇女们增加收入。
42岁的田井才是老屯乡望虎屯村的青年致富带头人,这次党代会他可谓算是“全程追踪”,从看开幕式直播,到关注后续的新闻报道,他“一道菜”都没有落下。他说:“如今村里有球场、有踩鼓场、还有美丽的百合基地来扶贫,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关注省党代会,学习报告,对村里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 发展方向准致富信心足
4月17日上午,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的十多名村民聚在一起,喜笑颜开地聊起了这些年来村里发生的喜事、大事。
“党代会报告很实在!5年来,我省在交通、扶贫、生态、大数据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拿我们小小的麻怀村来说,这几年的变化也不小呢。”党员袁端荣激动地说。近年来,省里面实施的大扶贫战略,让麻怀民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37岁的袁端祥去年底返乡创业,建起养殖场,林下养殖生态鸡、猪、鸭。“陈敏尔书记在报告中说,未来要继续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我觉得我的创业路子选对了。”袁端祥的脸上充满自信。
“听了报告,我感受最深的是党员就要继续率先垂范,要脚踏实地做实事,带着群众搞好发展,带领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53岁的老党员汪才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