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我省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4万人
04.06.2014 20:03
本文来源: 扶贫办
我省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发出了“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召。“十二五”以来,我省按照扶产业、强基础、提素质、优保障、惠民生、促开放、探路子的思路,通过实施“三个十工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等,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2011年至2013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93.8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贫困发生率从32.3下降到21.3%。我省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措施得力:一是“十二五”以来,我省通过调结构、扶产业,做好“山”字文章,大力推进“三个十工程”:一是培育十大扶贫产业,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按照“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核桃、生态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精品水果、马铃薯、油茶、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扶贫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打造“十大扶贫攻坚示范县”。“十二五”期间每年选取10个示范县,每县投入8000万元到1个亿元的财政资金,引导金融、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探索“整县推进”区域脱贫新路子。三是建设“十大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在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梯次推进,
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鲜明贵州特点的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点的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新路。已探索出了晴隆模式、印江经验、长顺做法、威宁试点、金融扶贫等。
二是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制定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讯、房、寨”六大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510亿元,将我省广大农村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截至目前,已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达1.6万个,投入资金374.4亿元,受益群众达1560万人。
三是为克服各地争戴“贫困帽”现象,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我省在2011年启动实施了“减贫摘帽”,“摘帽不摘政策”工作。对按照省定考核标准实现“摘帽”的重点县,从“摘帽”当年至2018年,除每年单独奖励1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外,其所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量还另按其前三年所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平均数的10%逐年递增。贫困乡镇则按其贫困类别给予对应奖励。目前,全省已有14县36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四是构建大扶贫格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省在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对口帮扶的基础上,新增上海、苏州、杭州、广州对口帮扶贵州。由此,我省首次实现了对口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集团帮扶)三个全覆盖。目前,8个沿海发达城市“一对一”对口帮扶我省的8个市州,31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我省50个重点县,国家烟草专卖局整体对口帮扶我省。38个省领导联系38个重点县,定点帮扶76个一类贫困乡,108个省直厅局以及全省55864名各级干部对11590个行政村派驻工作队驻村工作,实现了对全省9000个贫困村驻村工作的全覆盖。
本文来源: 扶贫办
04.06.2014 20:03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