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与战略定力

30.11.2015  06:32

如果战略错误,那么无论将领的战术如何精妙,士兵的作战如何英勇,战斗胜利如何辉煌,都毫无用处

文/林坚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文件中,“战略”是一个关键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战略”是对全局起作用的整体规划和部署。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如海权理论家和战略思想家马汉所言:“如果战略错误,那么无论将领的战术如何精妙,士兵的作战如何英勇,战斗胜利如何辉煌,都毫无用处。”我们要形成正确的战略决策,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要确立战略思维,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战略的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涵盖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是统领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总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战略分很多层次,不同系统、不同领域、不同阶段都应有自己的战略,应特别注意以下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强调集成创新、整合创新,要把各种创新整合起来,系统地、全面地实行创新战略。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创新是发展的基点,要让创新贯穿各方面,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例如实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统筹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在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硬实力与提升国家软实力相结合,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优化人口和人才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比如我国实行的“千人计划”、有的地方推行的“百人工程”,就是要集聚高端人才,引领、带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推进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还应推进生态安全战略、食品安全战略等。

强化对外开放战略。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开放的力度、推进开放的深度、扩大开放的广度。开放、交流、合作紧密相联,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确立战略思维,就要具有战略智慧,了解世界发展的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就要具有战略自信,坚定理想和信念,立足长远,胸襟开阔,见人所未见,能人所不能,敢于担当,奋发有为。要统筹运用战略、战术和策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洞察时局,着眼于长远、宏观、全局,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

林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