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3年创建25所农村中学科技馆

29.10.2015  10:53

  自2012年来,贵州省共在边远贫困地区创建了25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到今年6月底,他们共迎来试点学校及周边学校师生、居民共计40万人次参观。

  为保障科技馆的顺利建成和展出,3年来,贵州省科协以“三服务一加强”为工作定位和思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本着科普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坚持狠抓管理、努力探索方法,在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科技交流、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贵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美圣说:“农村中学科技馆拓展了山区孩子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更加热爱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并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了科普活动、科普展品进农村。提升了贵州省农村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农村居民科学素质。

  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实施3年以来,贵州省科协充分发挥核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各级政府、县区科协、教育局、相关学校共同狠抓落实。为贵州偏远地区广大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开辟了有效途径,为科协与学校开展社会化、多样化、群众化的科普事业开启了新篇章。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省科协将全省中学科技馆建成后的日常运行费、展品更新费和维护费等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不断充实、完善科技馆,在组织建设、经费安排、工作任务等方面为基层科协尽可能给予保障。

  2013年,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在余庆、贞丰、七星关区分别援建了1所农村中学科技馆。省、市、县区科协积极协调、动员各级政府匹配了270万元,用于集中采购科普展品、图书、多媒体设备等,将其下拨到各试点学校,完成了试点项目建设。

  为确保农村中学科技馆发挥科普实效,省科协高度重视科技馆的人才培训,不定期组织对科技馆辅导员进行详细、生动的培训。要求辅导员将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兴科学、爱上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科学和创造科学摆在首位,同时要勇于攻坚、突破技术难题,维护好每一件展品,坚决杜绝展品成为摆设品、残缺品。

  2014年10月10日在威宁举办的“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辅导教师培训”中,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田英等专家分别对来自全省20所农村中学的60余名老师进行了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农村中学科技馆师资队伍的建设。

  省科协领导班子带队不定期下到基层,对科技馆的建设、使用和运转维护等进行调研。针对各校均存在对科技馆的宣传力度不够、科技馆辅导员人手不足等问题,结合各自实际,省科协加大了对基层科协、试点学校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强了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省科协的推动下,各试点学校始终把握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调整岗位,明确专职管理员对科技馆进行管理,利用科技馆展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让他成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推手。

  项目实施初期,个别学校对于如何利用科技馆的科普功能丰富课堂教学、开发学生科技活动、人文科学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科技馆曾一度闲置。

  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学校积极开拓创新,提高科技馆的效用。他们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按计划组织本校学生参观学习,把课堂上相关的教学理论渗透在科普教育中。此外,还发挥农村中学科技馆的带动作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用足、用好这一重要资源,全面开创农村科技新局面。

  创新、丰富内容与形式。本着“传导科技之光,培养明日之星”的主旨,各试点学校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拓展科普活动内容。如实时开展科技作品比赛、征文活动,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开展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等讲座,充分利用校内网站、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及时获取科技新知识等。

  贞丰县民族中学的拓展活动尤为突出。该校自制研发了30件科普展品,还专门设立了“金点子”栏,让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要做的发明、科技调查项目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都写出来,经筛选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实施,以提升青少年自主创新能力。

  威宁九三中学将科技馆与环保教育相结合,最大化发挥他的科普功能。为使学生们了解废弃物从哪里来,如何分类、循环利用,该校今年开展了“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体验系列活动。为了让学生认清草海丰富的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该校开展了“冬季草海鸟类及周边植物种类调查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调查中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初步认识动植物的进化史,从本质上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义。

  引入社团实施展教活动。据了解,目前许多试点学校均存在“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于是引入学生社团力量,这既解决了人手不足问题,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威宁九三中学、赫章第二中学,都定期选择初一、初二学业较为轻松的学生组成社团,分期、分批轮流对科技馆展品进行仔细研究学习,让部分优秀学生当讲解员。赫章第二中学一名讲解“双曲线槽”展品的学生,还针对展品原理自制了简易演示作品。

  学生社团以点带面,不断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了全校乃至周边校区学生的科学兴趣。据一些科技馆辅导员介绍,社团的加入还使部分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如性格内向的学生日渐开朗,他们的想象力变得丰富。

  科技馆向周边学校、社区开放,实现科技资源全民共享。县区科协、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带头参观科技馆,每所农村中学科技馆除满足本校师生体验学习外,还定期向周边学校、社区居民开放。

  部分学校通过拓展科普活动,发动学生向父母宣传科普知识,并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家庭问卷调查、在校接待、交流会等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参观、指导学习、更新知识,形成由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当地居民参观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的科普新局面。目前,全省农村中学科技馆惠及周边学校学生及社区居民达十万余人次,辐射面积达10%。

  自2012年来,在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科协及相关试点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共创建了25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到今年6月底,共迎来各试点学校及周边学校师生、居民共计40万人次参观。

  为保障科技馆的顺利建成和展出,3年来,贵州省科协以“三服务一加强”为工作定位和思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本着科普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坚持狠抓管理、努力探索方法,在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科技交流、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共同助推科技馆的建成,为农村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活动提供了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良好平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习科普知识和科学方法,感受和体验科技的无穷魅力。在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功能的充分发挥下,学生得以充分培养动手动脑、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各级大赛中获得殊荣。

  目前,全省农村中学科技馆辅导作品分别获得28项县区级奖、8项市州级奖。在贵州省第30届科技创新大赛中,余庆县钟山中学选送的“雨伞脱水器”项目获二等奖。

  2015年贵州省公民素质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已增至3.56%,达到了《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的目标。

  张美圣说:“在已建成的农村中学科技馆的校园中,形成了科技辅导、学生参与、科协管理、辐射周边的工作机制,确保他们建得成、用得上、效益好。”(熊茂婷 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