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警方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 打响全国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第一枪

20.01.2017  02:03

  训练中的黔南特警 刘啟钧 摄

我省警方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 打响全国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第一枪

  方勇龙蓓

  近年来,贵州省公安机关在社会矛盾多样化、违法犯罪问题凸显、打击难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抢抓公安改革机遇,强化犯罪实时控制机制,推进以提高打击能力为重点的侦查破案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体系化打击犯罪新机制,集中解决“盗抢骗”等犯罪率高、犯罪突出、影响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小案”。先后侦破一大批有影响的盗抢骗系列团伙案件,我省“两抢”案件从2013年至今,下降了88.25%,特别是贵阳市“两抢”案件从3位数下降至个位数,被中国社科院评为最具安全感成长性的城市。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大,“盗抢骗”犯罪持续高发。2012年,贵阳市南明辖区达高桥路段,一天之内连续发生10余起抢夺案件。当年,贵阳市在全国省会城市安全感测评中,排名倒数第一。

  在犯罪流窜化的时代,由于公安部门警力严重不足,侦办案件缺方法、缺手段,往往造成案漏人、人漏罪的情况,打击犯罪陷入了“打不深、打不透、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怪圈。而案件频发,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群众安全感低,公安机关如何进行有效的工作成为了一时难题。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那就必须要走“改革”之路。

  改革、创新、提升。

  经过3年的探索,贵州省公安机关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统一组织整体联动、信息主导侦查经营、落地查证固定证据、积累打击整体移诉”的打击犯罪新机制。

  在美国现代警匪大片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节:FBI探员将某起案件的关键词输入计算机,于是,画面开始不停地检索,很快就清晰地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面貌。

  其实,这种高科技手段在我省公安工作中已经较为成熟的运用。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有这样一个部门——打击侵财犯罪工作专班。专班成员是从全省各地公安机关抽调的精兵强将。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电脑,通过信息化运用,大数据分析,找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全省每天发的案件都会集中在这里。我们将所有的案件数据拼凑起来,分类合并,找出团伙作案的线索,明确打击方向,组织市、县刑侦部门侦查破案。”专班成员方针说。

  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专班对未破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案件中被盗的相关同类物品开展数据对比、分析串并和信息研判,发现一个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犯罪团伙,团伙成员有70余名。通过警务云平台开展相关工作,串并案件310余起,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其团伙成员活动范围遍及山东、江西、河北、河南、湖南、广西、云南、四川、辽宁、天津、重庆、贵州等12个省、市、区。

  2016年5月13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我省公安机关出动警力538名,成立了55个抓捕小组,对流窜12个省、市入室盗窃犯罪团伙开展集中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名,涉及案件达620余起。

  该案的成功侦破,打响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的第一枪。 

  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大范围、跨区域流窜作案,采取甲地作案、乙地居住、丙地销账、丁地挥霍的方式,呈现出“居无定所、食无定点、行无定向”的“三无”流窜性特点,犯罪分子在一个地方作案后,一个地方的公安机关要组织警力侦破,犯罪分子到另一个地方作案后,另一个公安机关也要组织警力组织侦破,同样是一个或一群犯罪分子,每一个公安机关都要动用部分警力,打法陈旧,造成了警力浪费,往往屡打屡犯,屡打不绝。在打击这个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犯罪团体中,我们采取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利用合成作战,信息共享等方法,积极串并案件,统筹组织打击。”方针介绍,警力跟着警情走,对案件实行“一案一回访、一案一研判、一案一调度”的工作模式,针对跨省、跨市、夸县的案件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专业部门统一研判,统筹调度。

  2014年,在工作中发现贵阳市一社区38名可疑人员,无正当职业,却穿金戴银,经常聚在一起赌博。专班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分析、研判,发现这是一个涉及28省,234人的特大入室盗窃群体。经过公安部统筹组织各省打击,其中,抓获涉及在我省作案的犯罪嫌疑人43名。

  “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主动。”刑侦总队副总队长陈康说。

  全省公安机关紧抓省委、省政府实施发展大数据战略的契机,利用多年的信息资料累积,搭建了“多彩警务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统一、集中的公安大数据信息资源库,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主导侦查经营,侦查模式跟着犯罪规律特点走,有效破解了基层公安机关打击难、破案难的问题。

  2015年12月29日,在黔南州都匀市发生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被骗资金达1.17亿。这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是由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操纵,并在大陆统一招募话务人员,统一办理出国手续,统一组织集体出境,统一食宿进行管理,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统一分配工号上岗,统一发放工资提成,赴非洲国家搭建话务窝点,冒充中国“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利用从非法渠道获取的国内公民个人信息,通过国际透传线路、改号软件和远程操控等技术手段骗取钱财。

  犯罪团伙由多个分工明确的跨国专业“子团伙”组成,采取公司化运作,形成由台湾主要犯罪嫌疑人集中控制,下设的“水房组”负责指挥提现、资金拆分和支付实施犯罪费用,“话务组”负责招募话务员并实施电话诈骗,“车卡组”负责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和拆分资金银行卡,分工协作,组织严密的犯罪链条。

  依照传统工作模式,无论是从警力调配、办案经验还是经费、资源手段上,都是一个县级机关无法应对的。省公安厅依托反诈骗中心为平台,搭建大数据分析模型,仅用时16天,就破解了诈骗分子作案使用的多个跨境作案相关证据,发现犯罪嫌疑人38名。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贵州省公安机关在全国七个省、市开展集中抓捕,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其中台湾籍犯罪嫌疑人10名,扣押、冻结资金2.7个亿。

  2013年,刑侦总队通过海量信息梳理,发现全省“香烟中奖”诈骗案有明显流窜作案、团伙作案特征,通过对案件进行深度研判,发现团伙成员12人,串并案件100起,涉及金额130万元。

  随后,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指定桐梓县公安局主办,其余涉案地公安机关协办,按总队下达的工作任务书集中统一行动,按诉讼要求搜集证据移交桐梓县公安局办理。经集中行动,全省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破案300余起,除1人判处3年有期徒刑外,其余犯罪嫌疑人均被判处5到18年有期徒刑不等,到目前为止,此类案件全省范围再未发生。

  这种积累打击整体移诉的模式破解了打击震慑效果不好的难题。以往,面对职业化犯罪,分散打击的处理效果不好。在跨区域系列团伙案件的侦办过程中,普遍存在串并不够的现象,从而导致大量案件遗漏,犯罪嫌疑人因证据不足,无法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严重影响了打击处理效果。因此,公安机关的打击思路也从个案打击转向了积累打击,没有证据不抓人,在全面掌握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再将犯罪嫌疑人所犯案件统一移送至指定的主办地公安机关。

  通过不断的探寻摸索,全省公安机关始终以民意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最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最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待。

  据悉,我省“两抢”案件从2013年至今,下降了88.25%,贵阳市的“两抢”案件从3位数下降到了个位数,全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281天“两抢”案件零发案。到2014年底,中国社科院公布的调查数据,贵阳市安全感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全国第10位,被中国社科院评为最具有安全感成长性的城市。

  2016年,我省刑事立案同比下降7.35%,破案同比上升3.04%;起诉人同比上升0.87%;重刑率同比上升0.86%,打掉团伙650个,同比上升138.54%;“一降四升”成效明显,初步扭转了刑事案件持续攀升态势,多项刑侦业务指标排名全国前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