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完成首例3D打印辅助骨科手术 患者恢复良好

25.07.2014  13:01

  主刀医师拿着3D打印机制作的原比例病患盆骨模型,讲解手术的过程。 本报记者 周元杰 摄

  昨日,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全省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骨科手术,并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世界先进的3D打印技术正式进入贵州医疗领域。据悉,3D打印技术已在北京上海等地运用于医疗领域,在贵州尚属首次。

  据介绍,46岁的病人因严重车祸致全身多处受伤,尤其是髋臼(盆骨附近)骨折。病人的主治医生陈洪强告诉记者,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髋臼周围的内外侧面有大量肌肉附着,并且有血管网形成,因此髋臼的血液供应丰富,病人髋臼两处的关节都已脱位,复位手术难度很大。于是医院想到借助先进的3D打印技术,通过提供患者受伤部位的CT扫描数据,按照1:1的比例还原打印出完全相同的患者受伤模型。

  陈医生说,借助1:1还原的模型,医生对患者受伤部位和伤情可以一目了然,除了制定手术预案外,还能利用模型进行术前模拟手术操作,从而提高了手术的精准率,缩短手术时间。“根据测算,同类型的手术时间可以缩短一个多小时。”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目前患者恢复良好,不久之后即可出院。

  “3D打印技术精确度达到0.1毫米甚至更小,这对手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炯说道,利用病人的CT扫描数据,通过3D打印“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患病部位,由此,医生可以在手术中不再使用“想象力”,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他介绍,术前模型仅仅只是个开始,在骨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医用钛钢板等置入物,这些置入物都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尺寸常常不合适,只能依靠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在手术中“手工打磨”成较为合适的尺寸,但是手工打磨难免有偏差,今后还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对置入物进行精准定性,在手术中直接使用。

  (杨皓钧 本报记者 张梅)

   ◎相关阅读

  2010年,欧美医院开始试验性地利用3D打印技术为医疗临床服务。目前,欧美和日本的医疗试验机构已依靠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模型制造、颅骨植入、人造下颌骨移植、人工外耳植入、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假肢关节再造、面部整形等手术,一些研究者正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血管、肝脏甚至细胞,一些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的3D打印技术与生物医疗技术融合已取得重大进展。

  在国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国内利用3D打印技术较早的一家医院,该院目前已通过3D打印给40余位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上海九院也是3D打印技术运用较早的医院,该院目前已试验性地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全耳再造手术,此外,整复外科、口腔科、眼科的医生还用它做塑型模型,在给患者修复颅骨缺损、修整下颌骨、鼻部整形、重塑颧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