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两年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累计已投入资金94.34亿元,建成310个移民集中安置点,住房6.21万套,2.71万户12.02万人已搬迁入住。
2012年5月,我省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计划从2012年至2020年,用9年时间将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47.7万户204.3万农村人口搬迁出来,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存与发展条件。
两年多来,我省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加大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农村集中建房、美丽烟草新村、农村危房改造、财政“一事一议”、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合理利用社会资本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据统计,2012年的22683套移民住房已全部建成,2013年建成移民住房34878套。今年上半年,全省又有113个安置点全面开工。
据悉,全省各地采取在县城规划区、集镇、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集中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办法,配套建设水、电、路等相关设施,着力改变搬迁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之融入城镇化。目前,我省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已硬化道路54.7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网998千米、供电线路607千米,安装变压器352台,排污水沟459千米。
我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实施中,还开展移民就业培训3.52万人次,5.12万移民实现就地务工,1.11万移民实现在新家自主创业。与此同时,5.37万移民子女实现就近入学,新农合、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保问题有序接转。2013年,移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723元,比全省农民平均水平高209元。
据介绍,我省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的村组大多位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的山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大大减轻了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压力,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水土流失有所缓解,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迁出区域的生态恢复、建设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