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让贫困村走出致富户
深秋时节,笔者来到普觉镇大元村,慕名寻访当地有名的养羊致富能手王应富。刚到村口,只见一条清澈宽敞的河流从村前缓缓流过,河上崭新的通村水泥路环绕在农户房前屋后,田地里金灿灿的稻谷、玉米丰收在望,村子里白墙红瓦的住房显得格外耀眼……。而这些,都是王应富领着大家养羊所产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大元村这个位于梵净山脚下的小村庄,距松桃县城50公里,距普觉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二类贫困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248户,1100人,有贫困户177户,596人。国土面积5.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 人多地少,长期以来,村里人仅靠这点微薄而又贫瘠的土地维持生计,根本赚不到钱,许多村民只好外出打工。可是,既没有技术,也没有门路,外出打工也只能卖劳力,村民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王应富是普觉镇大院村人,长期在外打工,但他心中总有一股闯劲,时常想回乡创业,想帮助村民致富。在得知家乡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后,王应富看到了园梦希望,经过多次回乡考察,发现大元村位于山坡上的上坪、竹家湾、何家三个组几乎人家户已经搬完,闲置的土地很多,比较适合养本地羊。于是他毅然舍弃以前的职业回乡创业,当起了羊倌,2010年上半年开始搞基建,下半年便开始进羊。
养本地是一门技术活,对于毫无经验的王应富来说,起初的困难不言而喻。但他能吃苦、肯钻研。一方面多次到别的养殖基地考察、交流,学习,另一方面,从书上查阅大量本地羊养殖资料。通过系统地学习,总结经验。他不仅成功解决了给羊看病、打针、输液的问题,而且掌握了一套成熟的育种、繁殖、养殖技术,羊的成活率、育种率也大大提高。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叫富。养本地羊走上正轨后,王应富申办了富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养羊有钱赚,原先持观望态度的和说风凉话的乡亲也积极参与到合作社中来。现在合作社已有30多位社员,羊也从原先的不到100头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头。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积极和松桃努比亚公司合作,从他们那里购种羊,等生了小羊且小羊长大后再把它卖给公司,这样,卖羊有了保障,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还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我当了一辈子农民,日子常常紧紧巴巴的,我们这里的地不好,以前辛苦一年刚够解决个温饱。自从加入王应富的合作社养羊以后,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而且我们只管养,羊儿达到出栅的时候,合作社管要得收,羊生病了也管有专人来打针。真没想到到,我们这些老年人也能靠养羊有了收入。我想着明年多养点,到了明年年底就能多收入一些。合作社成员王老汉兴奋地告诉笔者。
据悉:为使扶贫开发工作尽早尽量地惠民富民,松桃县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扶持力度,大元村的养殖项目也得到县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14年县扶贫办协调减贫摘帽奖励资金26万用于大元村扩大养羊规模。
王应富指着羊圈附近的一大块空地告诉笔者说:“我们村有上千亩的闲置土地,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起来真的点可惜,而且我们看好本地羊和努比亚羊的市场前景,决定今年下半年在这块空地上建新的基地,不仅要把养殖规模扩大一倍,还要进一步提升硬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