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穷根子” 开对“药方子”
贵州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
在贵州省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的食用菌基地里,菌农郝守华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整理着菌棒。
去年,洪水镇引进香菇产业,郝守华不仅免费获得了一个大棚种植香菇,还有专业人员长期跟踪提供技术指导。今年第一季他就卖了近2万元香菇,第二季也已逐步上市,“估计还能再卖个2万元,脱贫是没有什么问题了。”郝守华说。
以往,郝守华一家5口人,只有3亩薄地种玉米,勉强维持生计,“连买油盐的钱都很紧张”。
“十二五”时期以来,贵州省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下降到623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3.4%下降到18%;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贵州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告诉记者,精准扶贫必须做到识别贫困对象精准、致贫原因分析精准、扶贫措施制定精准、项目资金投入精准和组织保障跟进精准,既要找准“穷根子”,也要开对“药方子”。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贵州省去年共精准识别扶贫对象745万人,然后在村登记、乡镇造册,县(市)建立信息平台,进而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贫困人口信息系统。“实行建档立卡的主要目的,就是精准识别贵州到底有多少个贫困户、贫困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政府、社会如何确定帮扶措施等。”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说。
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基础上,贵州实行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等“6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举措,让扶贫实现由以往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扶贫效果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贵州省2014年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6项行动计划,完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408.1亿元,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4万公里,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对于那些生活在深山区、生态脆弱区的群众,贵州省还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从2012年6月起,拟筹资1600亿元,计划用9年时间将200多万贫困人口搬出大山,拔掉“穷根”。目前,贵州省已经通过生态移民工程,将42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并让其搬得出、留得住、有就业、能保障。
干部考核办法的修改,也引导贫困地区党政班子和党员干部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了扶贫开发上。2014年以来,贵州连续两次修改考核办法,降低贫困县GDP考核权重,提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权重,提升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有力推动了当地扶贫事业的发展。赫章、雷山等10个处于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县,还取消了GDP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