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靶心”精准发力

11.09.2015  00:02

               

 

近年来,万山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村经济活跃起来,为“弱、穷、乱”村发展增添动力,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助力班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路”。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文化素质、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意识,该区第一书记采取帮扶谈心、上党课、开办村干部培训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群众意识、团结意识、服务意识、致富意识,全面提高履职能力。采取“请专家来教+走出去学”模式,引导村干部转变思想,树立“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的观念,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今年6月,高楼坪乡第一书记为拓展村组干部    视野,促进夜郎村新农村建设步伐,组织夜郎村干部赴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学习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参观青杠坝村的养鸡基地,听取基地管理人员对养鸡技术的介绍,详细解了养殖环境、喂养要求、消毒要求和鸡粪的处理方法。 摸清底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力”。如何发展,往什么方向发展,关键还得立足实际,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首要任务就是摸清所在村的家底,一是理清资源情况。将村里的集体田土、农户私有田土分清,对适宜种植、适宜养殖的做到分类归档记录,并对本村的矿产、山场林地资源,做到心中有底。二是理清人力资源情况。对本村的发展大户、村里有意创业的青年、有技术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大坪乡川硐村第一书记通过“走、看、问、访、谈”,掌握了该村目前致富带头人8户、养鱼2户、养鸡2户、养羊4户;收集群众致富发展意见15条。鱼塘乡牛场坡村第一书记了解到该村种植户葡萄种植规模已经到达5亩地,今后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山羊养殖户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创办微型企业,目前已养殖山羊总数达到500余头,其它小型牛、山羊养殖户10余户。创业带头人和农村创业青年人数不断增加。 选准路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劲”。第一书记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对地理位置偏僻、当地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的村,采取“异地造血、筑巢引凤”的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当地条件和资源条件较好的村,采取“盘活土地、开发资源”的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处在中间层次的村庄,采取“政策扶持、结对帮扶”的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敖寨乡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该乡第一书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特色产业,积极配合乡政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在瓮背、洋世界、杨家寨等村发展山羊、绿壳蛋鸡特色养殖业和高山葡萄、油茶、黑桃经果林产业;在中华山和两河口发展食用菌、大棚蔬菜和树木育苗产业。 结好对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助力”。村级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本村的资源,还要利用政策资源、上级帮扶单位的共同助力,第一书记积极加强该村与上级帮扶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在项目上、经济上、技术上的扶持。黄道乡马黄村第一书记为加强对该村村民的产业指导,与挂帮单位民宗局紧密联系,为该村村干部、党代表和种植户协调到去湖南省芷江县大树坳村参观学习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机会。下溪乡报溪村第一书记为长冲元、杉木溪葡萄种植园协调解决了30多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解决葡萄种植用水问题。大坪乡地幔村第一书记协调挂帮单位农牧科技局,为该村送去1600斤粉薯苗及部分花生种、肥料,解决养殖发展项目经费1.36万元,同时邀请该局杨松山同志为村民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并发放了《养殖实用技术问答》、《畜牧兽医实用养殖技术手册》等资料。(罗龙燕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