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明送到每一家
把光明送到每一家
道真实施小康电助推全面小康
金秋时节,笔者来到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大塘村。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黔北民居,整齐划一的农家客栈,一座新兴的旅游小镇尽显眼前。
走进大塘的移民新村,听着村民们诉说村里的变化,感受最深的是农村电网工程的改造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以前,用电高峰期的时候,电灯不明亮、电饭锅煮饭也煮不熟,特别是到了冬天,电烤炉根本就没法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自从去年对我们这里的线路进行改造和安装变压器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了。”洛龙镇大塘村移民新村村民杨秀莲说。
大塘移民新村是一个有着200多户人家的寨子,这里住着从边远地区搬迁过来的农户。近几年,随着搬到新村的群众的增加,农村用电负荷急剧增长,原有的低压线路已不能满足当下村民们用电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县供电局在这里投入16万元,用了1个月的时间,架设0.4千伏线路1.2公里,安装了一台400千伏的变压器,解决了200多户群众的用电难题。
民生无小事,用电作为民生工程,关系着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在全面小康进程中,该县不断优化和完善电网结构,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从长远”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统筹规划,不断加大对电力发展的投入,大力实施偏远山区群众农电网改造工程,着力改善老百姓用电难的问题。让农村居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点亮”了群众小康路。
据了解,几年来,该县已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20.56公里、低压线路78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20台,完成27个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用电设施、工业园区专线设计和新农村小康电的建设投资,解决了供电质量低、供电线路老旧的问题。在全面解决了农村无电户用电问题的基础上,争取省、市供电部门投资改造提升城乡电网,目前已实现城乡可靠供电率99%以上。
稳定的电力带来发展的活力,如今在大塘,农户家中电器更齐全了,有些人还依托电力优势,搞起了乡村旅游、种植加工,当起了老板。“以前,这里晚上是乌漆墨黑,基本没有人出家门。现在,我家里添了冰箱、洗衣机、电视,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还开起了摩托车维修店和乡村旅馆,收入不错。”大塘村村民卢小永说起电网改造就一脸的兴奋。
“现在电力强了,基本上每家都买了家用电器,就算在用电高峰期,家家户户也不用担心电压不足、不稳。稳定的电力,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村书记陈莉告诉记者。
据县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县供电局按照扶贫开发与电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在省、市供电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将继续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在计划投资1277万元的基础上,再向上级申请追加3900万元用于当地电网建设,把光明送到每一家。
“改一条线路,送一片光明,增一处财源,富一方百姓”。如今的道真,电网改造不仅仅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更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倪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