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群直通车”开进群众心坎

23.10.2015  13:44

把“党群直通车”开进群众心坎

正安县“十二五”基层党建成果扫描

    2011年,在外务工十多年的正安县芙蓉江镇马河村水杨坪组村民梅骞返乡创业,在镇政府的扶持下,栽种了220株核桃。核桃的成长周期为5年,见效太慢。2014年,梅骞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搞起小型养殖,饲养了50多头山羊。

    “我以前就养过几头猪,没有养过山羊,多亏有产业发展服务直通车服务队来帮我的忙,要不然,我还不敢养。”梅骞说。

    马河村村支书晏长进是该村产业发展服务直通车队长,2014年年底,他和服务队成员、驻村干部兼第一书记程凯一起,在走访群众中得知梅骞有发展

    养殖业的意愿,但因为缺乏养殖经验一直犹豫不决,主动帮其发展起养殖业。

    在产业发展服务队的协调下,为梅骞争取到4万元的贴息贷款,又把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请来,教梅骞养殖技能,并联系到正安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熊国志对梅骞展开一对一的挂帮。

    记者从县畜产办了解到,作为产业发展服务直通车的主要机构之一,畜产办在去年的基础上,不断拓深服务载体,完善服务功能,将服务领域细化分工,明确职能,更加高效便捷地为群众服务。原来的产业发展服务队细化为草地生态畜牧业服务队、特种养殖服务队、动物健康保障服务队、项目扶持服务队,各服务队队员各司其职,分门别类对群众展开上门入户的帮扶、指导。

    今年以来,畜产办共开展了25期大型养殖技能培训会,培训养殖户3000余人次,共投入资金3526万元帮助当地农民发展养殖业,有效推动当地畜牧产业发展,让农民获得实惠。

    “十二五”以来,正安县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谋求新突破,拓宽深化探索服务群众方式,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5年来,该县在谋划思路、目标引领上不断寻求突破,自2012年成功推出“党群连心户”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后,2014年,该县推出151“党群直通车”,即党的声音直通车:将群众路线教育的方法环节、会议精神、文件要求,编成快板台词、顺口溜、相声小品等,精准、快速、有效传递给服务对象;社情民意直通车,以方便服务对象的原则设立群众信箱,加大服务对象信箱设置密度和服务对象信箱反映问题的办理力度;产业发展直通车:积极开展“党员进农家,结对助农奔小康活动”,以“田间课堂”、“田间农校”、“农民夜校”、“院坝课堂”等为主阵地,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长到田间指导生产、走村入户出点子;纠纷调解直通车:有针对性地动员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法律工作者等加入纠纷调解直通车服务队,随时收集服务对象诉求,第一时间介入、第一现场出现、第一速度化解;便民惠民直通车:以方便服务对象为目的,全程服务、代办有关事项。

    自151“党群直通车”开通以来,在桐乡大地实现了“百姓动嘴、党员跑腿,群众点菜、干部买单,服务零距离、办事零障碍”的和谐画面。截至目前,正安县组建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队510支,收集社情民意7000余条,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2370件,办结11683件、办结率94%,群众满意率97.3%;开展各类产业技术培训活动800余次,培训群众达20000人,结对帮扶7000余户,直接服务群众20余万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也激发了党员干部队伍活力,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