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替代生计 促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全国唯一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片面积为13300hm²(公顷)的土地上,生活着110户农户共446人,他们祖辈世居于此,靠山吃山,形成了一套传统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该区域自然资源的民俗生态生存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经济收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逐渐扩大的物质需求,利用现有自然生态资源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冲突矛盾在桫椤保护区日益突出。
如何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又提升保护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摆在桫椤保护区管理局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为保护区居民发展替代生计项目,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2-2014年,桫椤保护区管理局承担了环保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为解决保护区民生问题带来了契机。项目从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就地和迁地保护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等方面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工作。保护区管理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社区大力开展替代生计项目,有效缓解了原住民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物种保存繁育基地,促进物种保护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水资源极其丰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两栖动物,其中棘胸蛙因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等原因倍受食客们青睐,市场价格水涨船高,野生资源日渐枯竭。野生动物资源是再生的自然资源,加快野生动物产业发展对有效保护野生资源、开展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替代生计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保护区管理局顺势而为,一边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江西、吉林等人工养蛙技术先进的地方学习人工养殖技术,一边在保护区实验区建立棘胸蛙物种保存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4200㎡的棘胸蛙资源保存与繁育基地,保存有成年棘胸蛙3000多只,2014年成功繁育出幼蛙20000多只;同时,2013年以来依托繁育基地共举办养殖培训班3期,培训养殖技术人员65人次,指导社区两户居民开展示范性养殖。
通过培训养殖技术人员指导社区居民开展人工养殖,不但有效地保护了野生棘胸蛙资源,而且通过科学指导,带动当地发财致富,实现了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种优质杨梅,发展社区经济,缓解生态压力
柏杨坪社区是保护区的一个高山社区,原有居住农户24户124人,全部从事传统的农耕活动,经济来源全靠林副产品,是典型的靠山吃山社区。农业生产、薪柴砍伐对社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非常大,一直是保护区管理较为困难的区域。2003年起,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职工多次深入到社区与村民沟通了解,寻求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赢之路。通过多次考察调研,在省环保厅的支持下,通过有关专家的精心指导,成功引种优质杨梅在该社区种植杨梅200亩,通过几年的精心管理,目前杨梅已进入盛果期,现在每年户均杨梅直接收入达到20000元;更重要的是每年果实成熟期大量的游客涌入果园进行体验采果观光,有近三成的农户看到了商机做起了农家乐餐饮服务,高峰时每天可接待十多桌客人,可获纯收入上千元。随着游客的到来又带动了其他土特产品的销售,带动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每年在杨梅修剪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枝丫,替代了家户的薪柴砍伐,有效减轻了社区周边的生态压力。
推动传统养殖、恢复生态环境保护
桫椤保护区山高林茂,水热充沛,常年花开不断。保护区原住居民有着传统的养蜂习俗,但因管理技术落后养殖规模不大,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保护区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决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科学养蜂技术进行扶持,一是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基础的社区群众到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进行理论学习,二是请四川大学、贵州省农业厅等单位养蜂专家到保护区根据保护区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技术指导,三是保护区争取项目资金在保护区建立示范场所和实际操作培训基地,供愿从事科学养蜂技术进行养蜂的人员学习示范。通过短短的两三年培训推广,科学养蜂技术迅速在保护区得到普及,保护区现有50群以上规模养殖户5户,带动了30多户农户从事养蜂,户均收入3万多元,养蜂不仅带动了社区经济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养蜂户为了提高产量,不但主动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还自发在保护区外围地带的荒地上栽种蜜源植物供蜜蜂采蜜,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由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
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通过建物种保存繁育基地、种优质杨梅、推动传统养殖三大举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替代生计项目在赤水桫椤保护区渐渐进入良性循环。随着更多替代生计项目相继实施,保护区居民一些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而获得经济收入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这将促使桫椤保护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长足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