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文朝荣精神形成综述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30日电 文朝荣精神产生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于西部集中连片的老、少、边、穷、高寒、深石山区在面临世界性三大难题(生态恶化、人口彭胀、经济贫困)情况下,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战荒山、斗贫困、求生存、求发展的顽强拼搏中;产生于中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奋斗历程中;产生于毕节试验区践行三大主题的精彩传奇中;形成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深山问穷,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世纪80年代,毕节的百里杜鹃花海可没有今天的名气,知道的人并不很多,而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刘子富早有所闻,早想采写一篇毕节花卉王国的报道。在1985年5月29日,刘子富在采访毕节花卉王国的途中,听说赫章县的四方乡海雀村一带有非常珍贵的名花——滇藏木兰,于是就到了赫章县,在县委农工部同志的陪同下,驱车90多公里,走了近6个小时,直奔海雀村。
刘子富在山上拍摄完满树繁花的滇藏木兰后,职业习惯驱使他走进了路边的村子——海雀村。站在路边放眼一看,哪里像村庄?到处是窝棚,根本没有像样的住房,于是他们走进村子,农工部的同志找到村支书文朝荣,在文朝荣的陪同下,共走访了3个村民组11户人家。
就是这次采访,刘子富意外地看到了一个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的海雀村。整个村庄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家家户户住的都是茅草房、杈杈房,人畜混居,不避风寒。家家缺粮断炊!没一家有食油、有米饭,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居,没有一家有床和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然而,让刘子富百思不解的是,尽管村里的苗族、彝族乡亲贫困交加,却没有一人埋怨党和国家,没有一人外逃,没有一人上访,反倒责怪自己“没出息”、“不争气”。
刘子富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村子,让海雀村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依然保持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呢?在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身上,找到了答案。当时,正值壮年的文朝荣,在刘子富的眼里,用八个字形容:心力憔悴,疲惫不堪。他却充满自信地对刘子富说:“你放心,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村是不会饿死人的!”
残酷的现实,把滇藏木兰和杜鹃花留存在心里的美好感受冲抵得荡然无存。采访结束后,刘子富当即到恒底区公所向县委电话报告实情,并请求县委立即召开会议统计类似海雀村的情况。经统计,到1985年5月底,全县有12000多农户、63000多人缺粮断炊或即将断炊。刘子富凭着记者职业的强烈使命,使他冒着当时报道极度贫困的政治风险(因为全国农村改革形势一片大好,出现了卖粮难、卖猪难的相对过剩景象,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声音不绝于耳,极端的负面报道就是和大好形势唱反调),当晚以《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为题,第二天一早用急电如实向新华通讯社反映了在赫章县恒底区四方乡海雀村耳闻目睹的情景。后来的确“惹祸”了,由于他没有经过分社批准将报道直接并用急电发到总社,当省委办公厅通知威宁县委书记以最快的速度把刘子富送到省委开会时,刘子富感到一个普通记者被通知列席省委常委会,一是有回音了,同时又感到真“惹祸”了。果不其然,他到贵阳后,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正眼都没看他一眼,也没有和他说一句话。当天晚上,省委书记朱厚泽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首先就点名刘子富汇报海雀村的情况,还说如果半小时不够可讲到40分钟,汇报快要结束时,省委一副秘书长走到朱厚泽身边耳语汇报,派去海雀调查的同志回来了,情况和刘子富汇报的情况完全一致。
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这篇报道,海雀村因为贫穷而全国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