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择优选派 按需大力培训 按需完善保障

02.11.2015  17:36

               

万山区注重把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机关干部选任为“第一书记”,分派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和民族地区村进行对口帮扶,并加大培训力度,制定相应保障措施,确保“第一书记”选配优、发力准、有干劲。

贵精不贵多 按各村需求择优选派干部

在派出单位深入动员、严格把关、组织推荐的基础上,采取由个人自荐或各单位考核确定人选、区委组织部审核把关的方式开展选派工作。同时,该区在认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摸清各村级班子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分类梳理其是属于经济薄弱型、班子软弱型、矛盾集中型等,根据村级事业发展需要,对口选派相应的干部到村子里去。对于班子不团结、工作缺乏动力的,就选派人事、民政等部门党员干部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对矛盾纠纷多的村子选派政法、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同志任职“第一书记”;对经济发展滞后的村就选派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同志任职,真正实现按需派人、因人选村、对口下派。

据悉,该区共选派的63名优秀机关干部进村担任“第一书记”,此次选派的干部涵盖省市区直机关人员三个层面,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学历31名。

重学不敷衍 按干部需求大力开展培训

该区采取专家讲座、观看专题片、工作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按需选师、因需施教。针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村,邀请区内外党建理论专家,围绕党的理论、党建业务、基层组织建设、杨再炼工作法、“三严三实”专题活动、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培训;针对有产业发展的村,邀请农畜牧技术专家,围绕农业产业发展、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村级集体经济、农业专业合作社、村级财务管理与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针对贫困村,邀请区民政、卫生计生等有关专家,围绕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与产业发展、农村信访工作等方面进行培训。

在培训中,该区邀请了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支部书记冷朝刚介绍先进经验;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就如何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群众工作以及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进一步引导帮助“第一书记”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为顺利开展驻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不放松 按工作需求夯实保障机制

“第一书记”由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派出单位负责定期听取“第一书记”工作汇报,适时到村调研,指导促进帮扶工作;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负责“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了解驻村情况、工作表现、廉洁自律等,并提供必要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为提高第一书记工作热情,该区采取日常考核、半年考核、民主评议和年终考核等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具体考核细则,科学设定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任职期满,派出单位会同区委组织部进行考察,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评聘职称、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对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和处理,“第一书记”参加原单位年度考核,由区委组织部提出考核意见。(金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