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杀及食用候鸟行为必须制止
25.12.2014 23:16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新华网深圳12月25日电(记者吴俊)近来,飞往南方越冬的候鸟--禾花雀成为广东一些食肆酒楼的盘中大餐,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当地一些人有食鸟的习惯,认为禾花雀有“滋补强壮”的功能,称之为“天上人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禾花雀遭到了疯狂捕杀。
许多年前,广东佛山曾举办过“禾花雀美食节”,将此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后来这一做法被有关部门叫停,2001年,广东省林业厅将禾花雀列入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政府虽然积极倡导“拒食野生动物”,但是,当地消费者吃禾花雀的需求不减。如今一些酒楼甚至打着“吃禾花雀”的广告招徕顾客。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非法捕杀和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然而,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禾花雀,是否就不需要进行保护?
从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角度看,无论是治理雾霾还是节能减排,首先需要增加生态保护意识,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广东一些酒楼、食肆、餐厅的禾花雀,大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由于当地禾花雀资源枯竭,捕鸟人逐步向北迁移。浙江省此前一次鸟类保护行动收缴了4300多只禾花雀。
也许,禾花雀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振翅飞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贪婪的捕猎者锁定在死亡线上。环保人士呼吁,拯救候鸟的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禾花雀途经的中国省份应开展联合行动,形成对捕猎及食用者的高压态势。
今年9月,广东东莞市林业局与乡镇、村和社区代表、市场代表等,纷纷签订“保护候鸟,拒食野生动物”承诺书,承诺不捕猎、不运输、不经营、不食用禾花雀等野生动物。这一做法值得进行推广。
动物保护专家呼吁,我们必须改善与动物之间关系,当我们怜悯和尊重所有具有感觉的生物时,我们将会生活在更美好、更富有爱心的社会中。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25.12.2014 23:16
贵州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多项工作居中国领先
中新网贵阳12月6日电 (记者 蒲文思)新中国贵州新闻
贵州“通村村”平台打通农村交通“微循环”
11月30日,贵州新闻
贵州对就业补助资金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和完善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