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推行“3个10”改革工作机制

12.04.2016  21:32

    新华网贵阳4月12日电(通讯员 何金凤)2016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推行“10项精品改革,10个先行试点,10大重点领域改革”,打造经济发展新常态体制机制,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良好开局。

    打造“10项精品改革”求突破。一是完善民生项目监督机制,继续推行“问题调研、专项检查、整改问责、现场推进、系统规范、回查巩固+示范打造”的工作模式;创新建立“村支两委+乡贤会”乡村治理机制;探索推行干部“德绩”备案工作机制;强化第一书记选派管理,继续推行“十颗心”驻村工作法;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盘活农村资源资产。二是开展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实施镇村联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推行“村民小包干”模式,实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探索乡镇“责、权、利”相对等的管理体制;创新精准扶贫路径机制,推进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额医疗费用取得新突破。

    实施“10个先行试点”谋发展。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县建设。探索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在部分乡镇、街道开展先行试点。开展“发展共有、事情共商、文化共建、问题共治、成果共享”社区管理模式建设试点3-5个。探索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清单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办法,建立自然资源产权确权登记制度试点。

    推出“10大重点领域”增后劲。深化经济发展及政府职能转变领域改革,加快现代政府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和扶贫开发领域改革,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确保全县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深化城镇化建设领域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沿河。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深化文化旅游领域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方式,拓宽新型经济增长渠道。深化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领域改革,增强法制意识与提高民主自治力度。深化社会治理领域改革,规范社会管理。深化纪律检查改革,促进干部人事纯洁规范化运作。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保障党员干部及优秀人才发挥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