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
从“无用废渣”到“可用宝贝”
——我市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一瞥
苗岭建材的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内进行实时监测。
生产线上,工人操纵大型机械抓取电石渣。
苗岭建材力争用几年时间“吃掉”堆场的电石渣。
除了回填矿区,开磷集团还用磷石膏砌块做成建材用砖。
磷石膏“变身”建材砖。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工业固体废物整治和综合利用论坛上,“如何变废为宝发展生态经济”成了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作为国内首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试点之一,近年来,我市在“把工业固废变为宝藏”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与实践,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施循环经济项目,尝试建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沿着这些探索的足迹,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
苗岭建材
循环利用 吃掉废渣减污染
走进贵州苗岭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线,行车正把电石渣堆棚内堆放的电石渣抓起,放入受料斗内。通过计量秤、配料皮带后,电石渣进入生料立磨,接受窑尾废气余热的烘干。在这里,每天有1000多吨的电石渣被“吃掉”,成为合格的生料。
苗岭建材是中国化工集团下属的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水晶集团在生产乙炔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电石渣,电石渣呈碱性,贵州雨水较多,长期堆放容易造成泄漏。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逐渐成为水晶集团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我们建厂的宗旨,主要是消化集团公司排放的电石废渣,减少和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苗岭建材生产部部长黄涌说,1985年,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处理电石渣生产水泥的建材公司(后改名为贵州苗岭建材有限公司);1987年,年产10万吨水泥的湿法窑生产线投产。为了加快消化,2002年,再建一条同规模的电石渣处理装置,水泥年产量达到20万吨。2010年9月,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公司又投资3.4亿元,建成了以消化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同时关闭了原有的两条湿法窑生产线。
“干法生产线对原料电石渣要求水分在14%以下,堆放的电石渣含水量在40%左右。经过生料立磨、窑尾废气烘干等环节后,电石渣完全可以达到要求。”黄涌说。
黄涌表示,苗岭建材公司没有自己的石灰石矿山,原材料全部靠外购。按目前市场价格,一吨石灰石碎石的价格是28元,用电石渣替代后,除去8元/吨的运输费用,每吨可节约成本20元。再通过窑尾废气烘干的技术改进,省去了燃煤烘干环节,每天可以节约20多吨标准煤,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
综合用好电石渣,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苗岭建材目前的生产规模为日产2500吨熟料,年产水泥104.27万吨,2013年工业产值达2.64亿元。作为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2010年投产至今,该公司已累计处理各种废渣157.5万吨,其中电石渣97万吨、硫酸渣8.1万吨、铁合金炉渣17万吨。
“每生产一吨熟料可以消化掉0.42吨电石渣,去年公司共消耗电石渣52万吨。根据市场情况,我们力争用7到8年的时间‘吃掉’堆场的300万吨电石渣。”黄涌说。
开磷集团
以渣换矿 经济环保双丰收
在开阳县金中镇大水工业园区,开磷集团也有一套“吃掉”固废的好方法——通过“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将固体废渣磷石膏作骨料充填井下采空区的再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丰收,延长矿山寿命30年以上。
磷石膏是利用磷矿石生产磷复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据了解,开磷集团每年产生的磷石膏达600多万吨,随着矿山开采的深入,这一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为了存放磷石膏,开磷集团在建设磷酸生产线时,在马路坪矿附近选择了一块空地作为渣场,把磷石膏露天堆放起来。然而,由于产排量大,且含有磷、氟等物质而具有腐蚀性,磷石膏长期堆存在渣场,会污染土壤表层,进而破坏植被及生态环境。“集团每年投入在磷石膏库征地、建坝、防渗处理及运营管理等费用达到5000余万元,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沉重负担。”开磷集团矿业总公司技术部部长张志红说。
通过不懈努力,2002年,开磷集团提出磷石膏作骨料充填井下采空区的再利用方法,并通过与中南大学进行合作,将此技术进行不断试验和完善。用磷石膏混合搅拌后凝结而成的充填“支柱”,替换了过去的磷矿柱,增强地下矿区的稳定性,防止了地表坍塌,不仅用掉了大量的磷石膏废料,以前浪费的磷矿柱也可以得到回采。“除了回填,我们还把磷石膏向建材领域拓展,做成磷石膏砖,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张志红说。
以渣换矿让开磷集团获得了环保和经济的“双丰收”——每年盘活了140万吨的磷矿石储量,6000万吨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得到回收开采,累计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2880万吨,经济效益年均增加2亿余元,延长矿山“寿命”30年以上。
市生态委
服务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2011年,《“十二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规划》颁布,贵阳成为国内首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试点之一。“以此为载体,贵阳扎实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10年的56.17%提升至2012年的59.16%。2013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04.36万吨;综合利用量为670.95万吨,综合利用率60.75%(矿坑回填的部分计入利用量)。”市生态委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说。
顶层设计上,我市制定实施了《贵阳市“十二五”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编制下发《“十二五”贵阳市工业节能工作实施意见》,重点实施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开阳、息烽、清镇、修文四个“三废”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建设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实施一批磷石膏、粉煤灰、赤泥综合利用示范(试点)项目。力争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加强综合利用认定产品管理,指导、鼓励企业合理掺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提高企业综合利用工业固废的积极性。目前,已经完成36户企业26个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初审工作。
同时,实施和启动一批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基本建成、投产磷渣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磷石膏建材等8个综合利用技改项目。项目年可利用磷石膏100万吨、粉煤灰6万吨、磷渣40万吨、其他废渣18万吨。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准备申报贵阳市建设国家“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积极完善贵阳市九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扩大利用规模、提高利用效益、提升利用水平,确保完成‘十二五’各项资源综合利用目标要求。”该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唐胜/文 王伟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