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扎实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今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件大事,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省直各单位齐心协力、多措并举,不断取得新成绩,有力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简政放权 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
2011年初,贵州省省直单位实施行政审批事项1296项。通过改革,共取消省直单位实施行政审批事项154项,向市、县政府及部门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86项。今年,省政府分批对贵安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了138项行政管理权限,并赋予100个试点乡镇192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到目前为止,贵州省省直单位取消、下放管理层级、转变管理方式、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改革前的三分之二以上,一批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审批及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资质资格认定事项被取消和下放,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了市场活力。
提速增效 行政审批效率显著提高
省政府法制办组织省直单位制定了《贵州省省直机关行政职权目录》。各单位编制了行政审批运行流程,制定了具体的审批标准,做到审批内容、申报材料、审批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间、审批收费明确、具体,行政服务事项也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标准,最大限度规范和限制自由裁量权。
各地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省直单位对国务院近年来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梳理,明确了承接机构、工作人员和具体操作程序,做好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
省政府法制办与有关省直单位共同抓好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培训、指导,2013年以来对近万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行政审批工作投诉机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应当批准而未予批准或拖延批准,或者利用审批“吃、拿、卡、要”的投诉、举报,及时受理和处理。
经省政府批准和授权,省政府法制办已分两期向社会公布了省直单位实施的314项行政许可事项、3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404项行政服务事项。通过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给公权力画定边界,省直单位将不得在清单之外行使行政权力。
加强监管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省政府在大力简政放权的同时,高度重视市场监管,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切实加大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能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等事项和监管力度,保持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推进公平公正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品种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201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1万人次,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肉及肉制品、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奶源安全、农村儿童食品等开展专项整治,查处不合格生产经营户1.1万余户。
下一步,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将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相关部署,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为核心,以合法、合理、效能、监督、责任为原则,继续加大清理工作力度,规范市、县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制度,加快联合审批制度建设,创新产业聚集区、开发区项目前置审批方式,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把改革工作从省直单位延伸到市、县两级,聚焦投资创业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