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县五措并举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17.08.2015  21:01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7日电 贵定县是贵州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点县,承担着主题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四化同步试验”的试验试点课题任务。2011年以来,该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山区生态特色高效农业开发区为载体,规划建设了集休闲、娱乐、观光、科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彰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共赢效应。

    一是重点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压缩常规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开展“菜篮子”工程。重点支持规模经营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化生产,培育形成规模化产业基地。以供港蔬菜基地建设为龙头,突出抓好云雾、昌明冬春蔬菜生态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蔬菜种植24万余亩。

    二是完善配套服务招商引资。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园区生产设施和配套服务。2014年以来,全县共向上争取涉农项目159个,项目资金2.44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山地农业产业园区多元化发展。全县五大农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9.742亿元,其中基础性投资3.219亿元,生产性投资6.523亿元。

    三是搭建平台推动土地流转。成立“贵定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中心”“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站”“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点”,形成县、镇、村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的工作局面。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合作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县园区共规模性流转土地5.12万亩。其中,沿山镇春光村石榴种植基地7000亩,增加村集体解决积累60余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有效推动当地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村集体积累的同时,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是增强农业产业发展活力。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元,较2012年的5424.5元增长32.92%。培育农业经纪人150人,授名(聘)农业技能人才3000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69家,比2012年增加了49家,发展社员3929人,带动农户19613户,销售收入7789.58万元,比2012年的3719万元增长109.45%。这些本土企业和合作社正逐渐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经营主体,而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互联网+”使销售渠道多元化。突出龙头带动作用,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充分实现利益最大化。抓好贵定名优产品“上高铁、进车厢”的市场开发培育工作,委托县供销社成立贵定县农特产品销售公司,建立了贵定县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策划了一批当地特产进淘宝、上天猫,积极与网络媒体合作,开展“互联网+农业+旅游+特产+文化”的宣传推介活动,2014年销售收入为46648.78万元,相较2012年的31496.48万元同比增长48.11%。(李昌贵 袁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