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442”措施推动残疾人创业就业

19.11.2015  19:24

      黎平县残联在抓好残疾人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着重抓好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主要通过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实现自主就业,我县主要采取“442”措施推动残疾人创业就业。
      一、“四个调查”奠定残疾人创业就业基础
      一是开展残疾人适用技术培训调查,为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开展残疾人创业需求调查,为开展残疾人创业帮扶奠定基础。三是开展残疾人就业需求调查,为有计划地开展残疾人就业作准备。四是开展残疾人就业岗位调查,为有计划地安排残疾人就业掌握就业空间。今年共选送3名视力残疾人参加全省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其中2名为初级培训,1名为中级培训;选送3名肢体残疾人参加全州蜜蜂养殖培训班学习;利用残疾人养猪(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分散自主地对124名对养猪感兴趣的残疾人进行养殖技术培训。今年,还计划在11月份开展一期残疾人适用技术培训,培训工作正在筹备之中,大力开展残疾人适用技术培训,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二、“四个一”帮助自主创业残疾人排忧解难
      由于残疾人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贷款、修路、租赁土地以及创业中遇到的纠纷等很难自己去协调处理,鉴于这种情况,我会主动到创业残疾人中调查走访,及时掌握残疾人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个案档案,一个问题一个处理责任人,一个处理方案,一个处理时限,限时妥善处理完结。两年来共帮助残疾人化解、协调处理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1个,涉及22个残疾人,共化解、处理31个,全部及时化解、处理完毕。例如,帮助顺化乡残疾人杨远庭化解处理因建农业种、养殖园修路与周边村寨发生的纠纷;帮助残疾人徐业超协调建猪场办理土地证工作,等等。并在按要求,及时发放残疾人创业贷款贴息资金的同时,自筹资金扶持主自创业就业残疾人。仅今年上半年,我会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20万元扶持8户残疾人户用于生猪养殖,稻田养鱼,茶叶和魔芋种植等,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特别是在今年年初肉猪市场低迷时,我们自筹资金帮扶残疾人养猪户,使他们渡过了难过,挽救了一批残疾人创业实体,且今年下半年猪价回升后他们获得了较好收益。
      三、“两个重点”打造规模种养殖业
      一是创办残疾人养殖(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一个残疾人规模养殖业。2012年8月根据上级要求,我会结合实际,以残疾人个体养猪场为基础联合两名残疾人入股,县残联共同出资,成立黎平县残疾人“一把手”养殖基地。后由于资金不足,县残联经费也十分困难,为把养殖基地建起来,我会又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动员干部职工借钱给养殖基地,共筹得资金150万元,在中潮镇长春村创建黎平县“一把手”养殖基地。养殖基地于当年底建成,当年共投入资金150万元,占地1000平方米,建有圈舍6栋,加工房、仓库、宿舍、办公室、厨房等配套设备,生猪存栏300多头。2013年5月,在我会帮助和指导下,以黎平县残疾人“一把手”养殖基地为总场,成立了黎平县残疾人养猪(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辖中潮、水口、龙额、地坪、肇兴、德凤、尚重、顺化等8个乡镇9个分场。合作社在抓好自身生产经营的同时,还承担着我县残疾人养殖技术培训基地的工作。在合作社采取免学费免食宿费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分散灵活对养猪技术感兴趣残疾人进行免费培训,且每人每月补助500元的生活费。到目前为止,共培训残疾人71名,为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奠定基础,也为扩大合作社规模打下基础。为扩大合作社规模,带动更多残疾人通过养殖主自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合作社还采取赊猪喂养模式扩大规模,先向残疾人农户赊仔猪,然后待生猪出栏销售后再按市场价回收仔猪款。目前总场及分场已投入550多万元,合作社母猪存栏450头,肉猪存栏1500头,仔猪存栏2000头,共有从业残疾人45名,占总职工人数的75%,并带动周边150多户残疾人通过养猪增收致富,收到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重点扶持“大山”茶场,打造一个残疾人规模种植业。2010年残疾人邹杰承包了德顺乡与洪州镇交界处的荒山,种植经济作物,自主创业就业。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邹杰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不但投进去的资金回收无望,还有可能背负巨额债务,在调查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会主动介入。先是帮助邀请县里资深技术员到山上帮助进行规模设计,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贷款贴息,并从残保金中拿出一定资金给予扶持,帮助成立了“黎平县洪州镇大山茶场”,并帮助向省、州残联申报项目给予扶持。通过省、州残联及我会多方帮助和支持,邹杰的“大山茶场”逐步走出了困难,到2014年底,该场已种有茶叶410多亩,油茶2万多株,金钱柳2万多株,并另外带动当地25户村民合作种植茶叶250多亩。由于缺乏资金接电、硬化进场道路和建设厂房,我会又帮助引进民间资金,协调供电和县有关部门安装变压器,架设电线,修建道路,目前已安装了变压器,修建了一条4.5公里长的采茶观光公路和近3000平方米宽的加工厂区,加工车间和加工设备已在紧张施工中。该场建成投产后能长期解决15名残疾人从事茶园工作,并能带动周边村寨农户100多户通过到茶场劳动实现增收。我会在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同时,还积极协调、对接县有关部门,将具备一定能力的残疾人最大限度地纳入全县精准扶贫大盘子,对残疾人开展精准扶贫。
      今年,在省、州残联的支持帮助下,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共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130人,创建5个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扶持17户残疾人家庭创业,新增残疾人就业9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