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贵州教育开放发展新平台
近年来,我省港澳台海外工作十分活跃,黔港、黔澳、黔台以及海外经贸、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日趋深化。为了让地处西部内陆的贵州教育加快开放发展步伐,在民盟中央支持下,经贵州省委统战部、民盟贵州省委、贵州大学积极组织协调,7月14日,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在贵阳成功召开。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香港大学校长马裴森、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台湾清华大学校长贺陈弘、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等近40位蜚声国际的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大学校长与贵州高校数十位大学校长齐聚多彩贵州,论道大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出席活动并致辞,省领导刘晓凯、龙超云、周忠良、陈鸣明、何力出席活动。此次论坛的举办搭建了贵州与两岸四地教育交流的新平台,为贵州教育开放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人才是贵州转型发展的第一资源,贵州后发赶超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穷省也要办好教育、办大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一席话赢得与会校长和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在实施教育“9+3”计划的同时,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支持高等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兴办教育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树立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等30余所国际知名、亚太顶尖的高校校长围绕“两岸四地高等教育新进展”、“大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碰撞智慧。他们的发言既有两岸四地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回顾,也有国际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既有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的思考,也有对西部贫困连片地区职业教育的建议,校长们在大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新思路、新探索不仅为贵州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下一步推进贵州与两岸四地教育与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岸四地校长论坛在贵州举办,展示了贵州教育发展新风貌,树立了贵州开放发展新形象。活动中两岸四地的学界精英到贵州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区、高科技研发的新平台花溪大学城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贵州清镇职教城的发展等,让校长们对与贵州开展人才教育交流合作有了深入和具体的感受。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评价说:贵州省委、省政府推动教育发展的力度之大,尤其是花溪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论坛搭建了贵州与两岸四地教育合作的新平台。活动期间,贵州大学已与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和学生交流协议,商定在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科研合作以及交流教学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开展具体合作。抓住两岸四地校长论坛召开的有利契机,贵州高校的校长们还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阳明大学等多所高校,就校际合作进行协商。多所港澳台高校校长均表达了与贵州高校合作的良好愿景,希望能在师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并希望不久能与贵州高校正式签署校际合作交流协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两岸四地大学校长论坛搭建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必将为贵州教育开放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进贵州教育走出大山,面向外部世界,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