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毕节样本——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冬天临近,树叶枯黄,万木凋零。但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却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与这片绿色和生机遥相呼应的,是村民们幸福的笑脸:从1987年到2013年,海雀村人均纯收入从33元增加到5460元,森林覆盖率从5%上升到70.4%。今年,全村213户村民、7个产业分别通过4个专业合作社,与6家企业、5个基地、2个园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收入将在以往的基础上大幅提高。
海雀,是毕节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是毕节试验区实施“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一个成功范例。用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刘子富的话说,海雀是拉开中国当代扶贫开发序幕的地方。
当眼光从海雀移至整个毕节,人们惊讶地发现,1988年至2013年,这里的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了44倍、111倍、707倍、28倍和30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76万,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6年提高到7.4年。
毕节,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以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成就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
在三大主题实践中 弘扬毕节精神
今年,海雀村学堂组的朱学安家日子过得特别舒坦。舒坦的原因,是在扶贫部门的帮扶下,他在自家5亩洋芋地里套种了中药材红花,增收近6000元;又通过在地里搞密植玉米加工饲料,多养了一头牛,增收7000多元。仅这两项,就让这个三口之家增收了13000元,人均增收4000余元。
谈起自家过上好日子的经历,朱学安说:“苦是苦,但这些年条件越来越好,心头舒服,苦也值得。”朱学安的话,是海雀人的心声,也是所有毕节人的心声。
1980年代,赫章县海雀村“家家断炊”,“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那时的毕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82元,而海雀村则“苦甲天下”,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人均占有粮食仅107公斤,森林覆盖率不到5%。
1985年6月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关于赫章县海雀村的报道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面貌。随即,刚调任贵州省委书记3天的胡锦涛同志到赫章县调研,专程到海雀村走访。1988年6月9日,由胡锦涛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海雀村也因此被誉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
毕节试验区建立2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持续关心、关怀、关注下,在全国统一战线和国家各部委的长期支持和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在治山治水、治穷治愚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通过近26年的探索试验,毕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345万人减少到166.9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4%下降到23.8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加到5645元。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41.06%。人口出生率从27.41‰下降到12.56‰,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1‰下降到6.16‰,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充分肯定了在统一战线帮扶下毕节试验区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统一战线助推贫困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价值,明确了毕节试验区的新使命,确定了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新目标。
毕节干部群众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乌蒙山深处谱写了一曲曲开发扶贫的壮歌。
在乌蒙山扶贫攻坚中 树立毕节旗帜
毕节,是乌蒙山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迤那,是乌蒙山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芙蓉新村,是迤那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初冬的威宁自治县迤那镇,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中。芙蓉新村的马娴美正在烤烟地里,挥舞着镰刀割烟杆。
“我家今年总共种了20亩烤烟,光种烤烟就有6万多元的收入。除了种烤烟,家里还养了4头牛。”马娴美脸上掩饰不住幸福的笑容。
芙蓉新村全村416户,有380多户种植烤烟,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000元上升到2013年的7800元,预计今年将突破8000元大关。
迤那,正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大潮中,和试验区一起,引领着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的进程。
2012年2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上强调,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引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毕节仍是贵州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自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牵头推动、精心指导,各成员部委用心动情、竭力支持,全市上下严格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奋力打好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这场硬仗。
截至今年底,毕节预计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23.08万余人,实现3个县及66个乡镇 “减贫摘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0%以上。
三年来,毕节投入20多亿元对94万农户院坝和4万多公里连户路实施“两硬化”,解决了259.5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并把2014至2017年计划实施的1200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提前到今明两年完成,得到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拥护。
三年来,毕节累计造林451.8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566.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启动实施“绿化毕节”三年行动,拟用三年时间完成194万亩荒山绿化。
三年来,毕节坚持每年压缩办公经费的8%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累计组织劳动力培训10.3万人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5%。实施24.3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3.71万户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市长陈昌旭说,下步工作中,毕节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大力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把乌蒙山片区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后发赶超之路。
在精准扶贫四法中 创造毕节经验
“向前进,向前冲,拔掉穷根建奇功。建奇功,敢探路,精准扶贫迈大步……”
“精准扶贫春风起,十子歌儿传山里,十子机制十步曲,十子连心心欢喜……”
“结对帮扶到村户,海雀走进好干部,真心实意来扶贫,屁股粘土坐得住……”
“精准扶贫要实现,着力建设产业链,干部群众都清醒,九个要素扣得紧……”
这四首歌,唱的是毕节的精准扶贫四法,是毕节精准扶贫“精准”落地的四大“法宝”。
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的要求,毕节市以海雀村等地为试验田,总结和创新了可以复制的精准扶贫“四法”,建立健全了具体、详实的精准扶贫工作运行体系,并在全市推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一首歌,唱的是毕节精准扶贫四法之一的“力量法”。即明晰一条路径,以“五个机制”撬动“五种力量”:创新产业扶贫开发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毕节市以改革创新推进扶贫开发的总攻路线。
第二首歌,唱的是毕节精准扶贫的“十子法”。即构建一套 “十子”扶贫机制: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配置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第三首歌,唱的是毕节市精准扶贫的“抓手法”。即突出一个抓手,落实“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以及基础设施等六方面到村到户。为了真正实现六个到村到户,今年毕节共明确了1256个单位,抽调11156人,组建了2273个驻村工作队;明确干部60175人分别与本年度拟减贫的11万余户4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
第四首歌,唱的是毕节市精准扶贫的“产业链法”。即实现一个突破,推进产业链扶贫:通过链接农户、科技、合作社、教育培训、龙头企业、融资、基地、特色品牌、园区等9个发展要素,建设产业链,以企业的生产效应吸纳和带动贫困地区劳动人口的致富效应,有利于形成区域发展中心,加快贫困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激活区域经济,实现区域内贫困农户的整体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四法”,是毕节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毕节经验”,是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创新。
如今,精准扶贫的种子已经在毕节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并已开始开花结果。毕节试验区这艘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为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探索新经验”重要批示使命的航船,正以试验区26年来取得的成就为起点,驶向富裕和谐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