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斧头 扛起锄头 扮绿山头
放下斧头 扛起锄头 扮绿山头
——— 记江口县生态产业带头人杨再安
从一名卫国戍边中尉到砍伐林木的生意人,从村子里先富的人到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羊,从毁林赚钱者到生态环境的营造者,江口县退伍军人协会会长杨再安的人生经过一次次蜕变,演绎了一个个美丽环境与增加收入的传奇。
7月18日,江口县凯德街道办事处明星村桐坪组炮火连天,热闹非凡。来自该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当地的100余名村民,一起见证了水银山封山仪式。山上,48岁的杨再安率领群众刚栽种了126亩幼松树苗。这只是杨再安栽种苗木的一部分,今年,他在该县太平、桃映、坝盘等乡镇共栽种了40余万株杉、松等经济林木。
杨再安是凯德街道办事处明星村水银山人。1990年,当了6年志愿兵的杨再安从中尉排长退役后,回到高高的水银山老家,这里一穷二白,交通闭塞,生产落后,村民生活十分困难,他为了使自己生活好一些,一度靠做木材生意为生,他的斧头砍遍了该县的山山岭岭,哪里有一株好木材,他都梦想把它变成自己兜中的票子,从而他也成了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老板。
随着该县森林管理加强,木材砍伐证越来越难办理,杨再安砍伐经营的路子一下子走到了尽头。他在林业部门和武装部的支持下,2008年,毅然放下斧子,投身到植树造林当中。组织村民成立了江口县再安林业专业合作社,并当选为该县退伍军人协会会长。
7年来,他在该县桃映、民和、太平等乡镇新造林地 3130亩,林地管护59447亩,聘请了36名村民为专业护林员。企业按照植好一片管好一片的原则,凡是再安林业专业合作社植过树的山头,如今都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杨再安由砍树大王成为植树先锋,他的林专业合作社也成为铜仁市林业行业的龙头企业。
2009年,江口县上百名参加中越边境反击战老兵因待遇不落实而准备上省到京上访,杨再安组织召开退伍军人协调会,主动与民政部门及人武部门协商,成功化解了这起集体上访案,民和镇凯里退伍军人张西发患病住院,他带头捐资2000元为他治病,战友们七凑八凑共捐助了2万多元,并帮助他家渡过难关。闵孝镇平寨村退伍军人杨政福妻子患病,家庭十分困难,退伍军人协会捐助一万元为他买电视、买两头猪、买牛,帮助他发展生产,几年来,该协会捐出近10万元为14户贫困退伍军人发展生产,使他们走上了致富路。
杨再安因出色协助江口县委政府调解退役人员上访问题,并帮助贫困退伍军人解决治病、生活、就业困难、帮助发展生产使之脱贫致富,而被邀请加入江口县政府组织的招商队伍,到广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他成功引进了福建退役军人余灵友到家乡水银山投资2000多万元发展云雾茶,建起了2700多亩高山茶园,杨再安又和茶商投入170万元,专门修建了一条通往水银山上7个村民组的公路。现在每天都有60多个附近村民在茶园里劳作,他们的月收入不少于3000元。今年,该公司仅春茶就已经收入了270多万元。
水银山原村支书、93岁的退伍军人杨发说:“确实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九十多了,还能看到这高山上通车,群众能到家门口挣钱,杨再安功不可没!”
杨再安凭着退伍军人协会会长这块“金字招牌”,在当地企业界小有名气,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陆续招来玉石厂、搅拌场、电杆厂等6家企业入驻明星村,解决了附近村组近200名村民的就业,这些村民既有了稳定的收入,又照顾了家里老小,同时村里有了集体收入,从“空壳村”变为富裕村。“这个钱挣起来舒心多了,又近又放心。”到村里玉石厂务工的桐坪村民宋建国喜悦地说。
由于杨再安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茶产业也办得生机勃勃,生产的云雾翠芽连续三届获全国茶博会金奖,如今2000多亩高山茶园已成为全县茶业界的龙头老大,几年建起的5个松杉林基地,使3000多亩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杨再安也被誉为全市的“生态产业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