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认真讨论工作报告
凝聚后发赶超正能量开创全面小康新局面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掠影
赵克志同志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
陈敏尔同志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
王富玉同志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
经济组委员热烈讨论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九三学社组委员认真讨论提案。
科技、科协组委员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民盟组委员认真讨论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少数民族组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谢强 旷光彪 摄
相关链接:
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和科技创新
使学科设置、教学科研、学术成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要重视特色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自己的强项,聚焦教育内涵、教材质量、教师素质、教学方法,让学生既“上得起学”,更“读得好书”。二要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针对我省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不足的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编制规划、制定政策,集中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抓好医疗卫生工作。要借鉴教育发展的经验,围绕解决钱的问题,增加政府投入,吸引社会投资。围绕解决人的问题,通过医教协同培养等方式,大力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的数量、素质;通过深化改革,改出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社会办医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要引入大健康的理念,更加注重疾病预防、保健养生,努力做到“治未病”。三要更好地发挥文化担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着力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为当下服务;加强民族村寨和传统村落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加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保护,促进价值提升和传播传承。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覆盖,既要向农村基层“送文化”,更要发动群众“种文化”,让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着力创作更多精神文化产品,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打造一批精品力作,为贵州讴歌,为人民点赞。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新媒体为导向,积极培育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四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骨干作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在一些领域走前列;积极为民众、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以创新驱动促进后发赶超、全面小康。
走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推动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招大商、选好商,严把招商引资项目生态环保关,坚决保护好民族地区绿水青山。二是要因势利导优化生产力布局。要认识好、把握好大交通时代、大开放时代带来的发展之“势”,运用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城镇和乡村布局,促进产城景互动融合,让山水、田园、村庄、社区各美其美,共生共荣。三是要与时俱进地改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改善民族地区的道路、用水、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帮助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四是要千方百计搞好生态保护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加大力度保护好山水林田湖生态链条,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高举保护民族村寨的大旗,加大物质、人力、管理上的投入,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有序地利用,将民族村寨保护做成品牌;要保护好民间工艺品和艺术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两赛一会”等平台,在开放中保护,在创新中保护,使民间工艺品和艺术品能够传承下去、传播开来。
陈敏尔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执政,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要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出让、工程项目招标、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要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对不履行或滥用行政权力的曝光和问责,旗帜鲜明地惩治腐败。要加强政府系统的严格管理,使从严成为政府系统的新常态,以优良作风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