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1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16.06.2015  18:41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12号提案《关于加速民族手工企业产品化与市场化的政协提案》收到后,我办及时组织研究,现回复如下:

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产业的要求,省扶贫办依托“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和扶贫贷款贴息项目,积极探索锦绣计划培训有效模式,利用进村入户、产教融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民族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等贫困妇女手工培训,重点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手工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带动扶贫对象增收脱贫。

2015年,我办按照黔府办函〔2014〕147号文件要求,启动实施《贵州省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下发“雨露计划”第一批资金1.5亿,下达年度培训计划任务25万人。其中,针对民族手工产业主要支持项目有:

1、锦锈女培育。全省计划任务4000人,共投入4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其中普训3600人,骨干培训400人。重点培训手工能手、研发设计能人和市场营销经纪人,打造“贵州绣娘”品牌。主要支持松桃、六枝、雷山、丹寨、惠水、望谟等扶贫重点县(区)。

2、“助学工程”。凡接受省内外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低保)户子女和农村孤儿,就读民族服装设计、管理、手工刺绣等相关专业的在校生,按助学工程支助政策可申请1500元/年生活补助费。

3、“三位一体”培训。对招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省内“锦绣计划”产业市场主体,按照300元/人的标准给予“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岗前培训补助。

4、扶贫贷款贴息。对具有“锦绣计划”产业带动能力的企业,符合相关条件可申请成为扶贫龙头企业,可享受5%的贷款贴息补助。                               

通过以上扶贫项目支持,扶贫系统围绕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方案,在优质民族手工企业的市场引导下,主要为企业培育输送初、中、高级本土绣娘,提高产业队伍素质,为民族手工品牌建设牢固基础。同时进一步帮助山区贫困妇女不离家、不离土,就地实现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2015年5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田维秋,联系电话:0851-8683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