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特稿:闽侯农村教师用最好的宣纸让孩子练好书法
闽侯后屿小学,老师在书法室内教学生习字。林长生 摄
人民网福州9月24日电(林长生)“小学开设书法课,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福建一市直学校语文老师林女士表示,像他们这样算是不错的学校,去年校长也下决心在全校推行书法课,最后变成本年级的老师自己教硬笔写字课,“专门的书法室的硬件是个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专业师资欠缺”。
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后屿村的后屿小学,因为独特的书法教学,被福州市教育局评为福州市首批“书法、篆刻艺术教育示范校”,不少学生能把行书、草书、楷书写得有模有样,他们在解决师资短缺并让学生爱上书法上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农村孩子帮孤寡老人写春联
天蒙蒙亮,小学生沈雪妮、林芷妍就爬起床练习书法。从四年级开始,她们两人学习半年后,已经能写一笔好字。如今,她们和同学一起表演书法,连书法家都为之赞叹了。看着9岁的小男生张祥捷提着大笔练习颜体楷书,在这个学校的书法氛围中,精神上也受到一次洗礼。
“后屿小学校门、围墙、楼道,到处是后屿小学师生的书法作品。”福建省少工委副主任、福建省少先队总辅导员邱孝感说,离学校不足200米处是后屿小学薛少明老师家的农家小院,小院围墙上有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有大气磅礴的毛泽东诗词行草,薛少明“练书法、先做人”的乡村书法情商育人之道经常让他赞口不绝。
多年前,后屿小学就开始书法特色教育了。这个不足300人的乡村学校,以外来农民工的孩子为主体,还有部分留守儿童。正是学校老师薛少明推行的特色书法(书画)教育,让不少人的童年得到欢乐和自信。
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书法人才中,有主修行草的林峰晴、葛诗雯、赵美荻、李美佳,还有钟情于篆书的葛锐琪、主修隶书的林思玲,也有学习花鸟绘画的郑礼源和学习山水的张进扬……
一年前,福建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个学校开设书法教育课。不少学校抓襟见肘,而后屿小学在热心培育书法人才的薛少明之前的努力下,也“创造性地”在各个年段开设了书法教育课。据原后屿小学校长林天华介绍,学校利用薛少明老师的书法特长,从3年多前开始办书法特色班,从各个班级选拔学生练习书法,学生非常感兴趣,发展到每逢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假日,老师会组织学生走街串巷去写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类的对联挂在学生自家的门楣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春联贴在亲戚或孤寡老人的门板上,给乡村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气和活力。薛少明之前培养的学生,甚至成为书法教学中的小老师了。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最难的还是师资人才问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乃光告诉记者,不管学校还是社会上,真正优秀的书法人才都比较缺。
在采访中,多数受访的小学教师也表示,学校让自己都没写过毛笔的老师教教硬笔写字还行,要教学生用毛笔写书法难。
薛少明老师认为,除了有专门的书法练习室,有专门的书法老师外,怎么让学生喜欢书法,让他们爱上毛笔字,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残疾的人都能用脚或嘴巴写字,为什么肢体健全的人写不好字呢?薛少明说,让学生感兴趣,调动身心去领会书法的真谛,才能最终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最终明白做人的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薛少明说,传统的书法教学中,都强调用正楷入手,而楷书的书写,没有五年十年的练习很难见成效,初学者很容易暴露出书写毛病并厌倦楷书的“刻板”。他让学生先学孩子自己兴趣的行书或草书,以学生自己的名字入手,学生接受了书法后,等他们有兴趣了,再引导学习楷书。
他认为,自己的做法看似打破传统,其实是继承传统的“永”字八法的教学,学生受益匪浅,没有跟他学习的人会打退堂鼓。“我教书法的过程中,不让他们学习我的书法。我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还每年还带他们到福州去观摩学习,让他们走出课堂到社会上去锻炼。”薛少明说。
“厨师学做菜,你要舍得给他们好的食材,才可能有好吃的菜肴。”薛少明让学生从粉笔、钢笔打好学习基础,平常用树枝在沙子上练字,用毛笔在红砖块上蘸水写字,到了课堂上,他让学生直接用宣纸来写字。“我这种做法,是从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薛少明说,米芾小时候喜欢书法,一个很有教学经验的秀才教他写字不收费,但写字的宣纸要让家贫的米芾花高价买,使得米芾不得不在心里把字临摹到滚瓜烂熟才舍得写到纸上。“用最好的宣纸让孩子练好书法”这是他的观念。他把“最好的宣纸”拿出来让学生写的时候,学生会很郑重对待,写出好的字来。
学校缺专业的书法老师,学校又要每周开书法教育课,怎么办?如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上“写字课”,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书法课”由每个年级的老师主持,而薛少明平时培养的一批特长学生就变成每个年级的骨干,他们甚至代替老师来教学生练书法,形成一种特别的书法学习氛围。
“室内教学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甚至让他们参与到农村的婚丧节庆活动中去写毛笔字,孩子们无论多大的场合都不怯场。”薛少明的做法有点特立独行,有些人因此还称他为“颠趴”(福州话,意味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