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也要“精准”——贵州关岭教育扶贫调查

12.05.2016  10:57

随着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但硬件改善的背后却面临师资匮乏、管理薄弱、生源流失的尴尬困境。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面对学校硬件提升背后的“失血”难题,创新体制引进一流公立学校整体性帮扶县内中学,探索从“输血”到“造血”的教育扶贫新路。

教育立县”背后的“软件尴尬

在关岭县城新区,关岭民族中学“格外耀眼”:民族风格的黄褐色建筑群雄伟挺拔,现代化教学楼、体育馆、实验室、运动场一应俱全,从硬件条件看,这所贫困县里的“豪华学校”丝毫不输大城市的中学。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关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韦锋说,2012年,在全县财政收入仅2.6亿元的情况下,政府划拨县城新区最好地段土地420亩,吸引投资近5亿元修建新的关岭民中,以引领教育发展、推动脱贫。

关岭民中副校长勾忠光说,过去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学校面积狭小、设施破旧,连学生宿舍都没有,边远乡镇的孩子读书困难;优秀教师不断流失,教学质量下滑,一些学生早早辍学外出务工,还有一些家庭的孩子,被迫到几百公里远的外县或城市求学,全县每年流失生源两三千人。

2013年秋季,新落成的关岭民中投入使用,可容纳6000名学生寄宿。但硬件条件的“脱胎换骨”并未带来教学管理的同步提升,崭新的校园里学风不振,学生逃课、打架等行为屡禁不止,教师怨气多、牢骚多,生源依然留不住。

如果不从内部‘动手术’,不能发生质变,再好的条件也只是一个空壳。”韦锋说,2014年,关岭抓住贵阳市与安顺市合作机遇,引进百年名校、一类示范性高中贵阳一中整体性帮扶关岭民中。

结对新帮扶激活“内生动力

贵阳一中副校长陈章义说,建校舍容易但提升教育水平却非一朝一夕之功,与以往送课下乡、短期培训的帮扶不同,两校尝试深层次、立体式教育扶贫新模式,从教学、管理、评估等多层次综合施策,激活贫困地区学校内生动力。

找病根、开药方”。从2014年起,贵阳一中派出三位校长担纲关岭民中名誉校长,轮流挂帅驻岗,同时派驻名师协助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规章制度。

细评估、量考核”。关岭民中副校长郭峰说,过去学校完全是“粗放式教学”,对生源状况、考试数据、分数测算等“没有概念”,只有简单的“指挥棒激励”。在贵阳一中指导帮扶下,关岭民中逐渐找到了贫困地区学校教学评估的路径方法。

带队伍、强师资”。贵阳一中多个名师工作室近百名优秀教师到关岭民中进行同课异构、交流示范,关岭民中大批教师还通过轮流到贵阳一中跟岗培训等,提高了教学水平。“名师们的教学水平令人惊叹,但他们的责任、奉献与激情更深深感染了我们。”关岭民中的语文教师温薪群到贵州省级名师唐远霞的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个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关岭县教育局局长左正霞说,两年来,关岭民中校风、学风“脱胎换骨”,教学水平大幅提升,2015届学生高考成绩一本上线率提升了22.5%,被评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不少流失、辍学的学生又回来了,给很多贫困家庭带来希望。

基层呼唤帮扶“立体式、常态化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途径,贵阳一中副校长周静认为,贫困地区教育薄弱更多在于管理、教学、评估等软件建设,尤其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跟踪辅导过程,必须依靠系统性、常态化的教育帮扶机制。

贵阳一中在贵州省帮扶了20多所学校,但以往送课下乡、讲座下乡、短期培训等效果很有限。”贵阳一中副校长陈章义说,这说明真正的教育帮扶也像教书育人一样,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教育扶贫需要多元化、立体化。”贵阳一中省级名师唐远霞认为,贵州搭建的17个名师工作室,由省级名师担纲主持人,可以提供不同地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应以名师工作室为龙头,加大教育帮扶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更加多元和立体的帮扶,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

贵阳一中办公室主任曾强说,教育扶贫是化解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手段,传递教育扶贫的“接力棒”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帮扶主体,既要通过一套体系来知道他们有没有去帮、帮了什么,还要知道效果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奖惩。如此,帮扶才能更加合理科学。”(王丽、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