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打响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16.12.2015  10:57

贵州打响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

教育精准扶贫,让更多的孩子从容地走进校园。

年复一年,多少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带着父辈“读书改变命运”的期望,艰苦求学。这些农村贫困学生要想成人、成才,须首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上学费用难题。今年10月,贵州打响了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

近期,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联合发布《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 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办法(试行)》,全省迅速启动实施2015-2016学年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

精准扶贫的新政策,将在原有资助的基础上,给予我省农村贫困学生更多项目、更大幅度的资助。寒门学子的求学路,减了负担,多了温暖相伴,希望倍增。

精准

省教育厅资助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精准资助政策,就是对全省最需要受助的农村贫困学生,在他们就读高中阶段以上学校直至普通高校的不同时期,给予相应的资助。

在原有学生资助的基础上实施精准资助,我们将从小学开始,对全省贫困学生一路‘护送’到大学本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位负责人称,在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的具体实施工作中,精准确定资助对象、资助项目很重要。

对象精准

实施新政策以前,我省学生资助对象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政策资助对象则是: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我省户籍的农村贫困学生。

为何有以上的限定?“十二五”以来,我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学生免学费、免书本费,近几年又推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对在校寄宿的初中、小学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等等,目前更需补助上学费用的学生群体,逐渐变化为就读普通高中阶段以上学校的农村贫困学生。

如何确定哪些同学为农村贫困学生,也比以前精准。教育部门和扶贫部门联动,准确核实资助对象为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的学生。

何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解释,只有纳入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管理的农村贫困户子女,才可享有精准资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这一信息系统内的精准扶贫信息,详细到每一户、每一个人。

项目精准

对目前更需资助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高职)学生,新增了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均为每个学生每年1000元。

针对农村贫困户送子女就读普通高中、普通高校(高职)的较大学费压力,新增相应的学费免(补助)项目。

对中职学校的农村贫困学生,则是在学费全部免除基础上,新增教科书、住宿费的免(补助)项目。教科书、住宿费资助项目,也同样面向就读普通高中的农村贫困学生。

保障

确定资助对象后,将资助资金顺利发放到每一个受助学生手中,也是重中之重。

我省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学校要把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重大任务,加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建设,配齐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落实工作经费,强化督查考核,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组织保障

为保障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实施,扶贫部门精准提供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子女名册,财政部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人社部门负责技工学校的实施。

我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实施。

资金保障

2015年以前,我省要求各级财政压缩本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按照要求,2016年起,全省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压缩本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6%,用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的要求,按规定到位本级应承担的配套资金,保障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教育精准扶贫新增学生资助项目所需资金,根据农村贫困学生就读学校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州)、县(市、区)各级财政分级承担。省属学校和省外高校受助的学生资助经费由省级财政承担,市(州)属及以下学校资助经费由各级财政参照贵州省原有学生资助政策规定的比例承担。

贫困生自述 家里负担会减轻很多

我叫李晓芳,家在织金化起镇中山村,今年考进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贷款读的书,每年4100元,交每年3500元的学费和600元住宿费。

当初想读本科,可每年1万多的费用太贵了,读专科的费用低很多,就选了大专。选择读高职,也是因为毕业了好找工作。

爸爸以前在矿山工作,受伤后做不了重活,现在只有妈妈种地、种蔬菜。我还有一个读高三的弟弟和读中职的妹妹,都住校,家里要负担我们三个的读书费用,很不容易。

我一直有压力,想赶紧读完,赶紧赚钱。这次听说可以申请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太高兴了。我已经把所有申请材料交给学校了。

老师告诉我,这次新的学生资助,不仅是我,弟弟妹妹都可以申请资助项目。如果我们三个都能得到资助,家里的负担会减轻很多。

现在我想边读高职边读自考本科,听说自考本科有几十门课程,全部考下来需要3000多元钱。现在有了精准资助,家里经济压力没那么大,但我更要努力了。

算账

李晓芳和她弟弟妹妹三人,如果申请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每年能拿到9000余元的补助资金。

普通高中和高职都有扶贫专项助学金,每个学生每年1000元,三个孩子加起来有3000元。此外,李晓芳读的高职,每年有3500元的免(补助)学费资助;弟弟读高中,每年新增资助有760元的免(补助)学费、400元的免(补助)教科书费、500元的免(补助)住宿费;妹妹读中职,每年新增资助有400元的免(补助)教科书费、500元的免(补助)住宿费,弟弟妹妹加起来每年新增2560元。以上项目加起来的所有新增资助资金,一共有9060元。

资助中心老师自述 贫困生资助一年比一年增加

我是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毛瑞,在学生工作处资助中心工作。我感觉这几年,各级财政对贫困生的资助一年比一年增加。

比如中职生资助。2013年,全省开始实行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政策,符合免学费政策的贫困生,都免交学费了。这一年,也开始实施新的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每生每年1500元。今年1月起,这项资助提高了,从1500元增加到2000元。

我们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后,对高职贫困生开展资助工作,主要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形式进行。

除了政府投入,学校也想办法给贫困生提供各种支持。进校后,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勤工助学,每个月有200元到260元不等的助学金。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给予减免学费、缓交学费的帮助。

今年11月,学校响应全省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精准扶贫。以老师自愿为前提,对贫困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心理上的关爱。

12月14日,记者就贵州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情况,专访了省教育厅厅长王凤友。

记者:近期我省出台学生资助新政策,请问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对广大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的意义何在?

王凤友:扶贫必扶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是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安心就学,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进步的希望。通过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培养广大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人生出彩,带动家庭摆脱贫困,实现“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记者: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行动中,我省面临哪些挑战和难题?如何突破和解决?

王凤友:我省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行动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由于教育基础薄、历史欠账大,地方财力弱,教育投入仍是短板;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需加强。

下一步,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对贵州教育更大支持,同时继续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快改善城乡教育面貌。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职称评定等政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认真落实《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年)》,扎实推进幸福校园、平安校园、自信自强、结对帮扶、亲情桥梁、全面资助等六大精准关爱工程,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留守儿童在校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部分教育惠民政策

1.学前教育资助:对在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项目为保育教育费和生活费,资助标准为500-800元/生·年。

2.义务教育“三免两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免除住宿费。国家在全省65个连片特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不含县城),补助标准3元/生·天,全年600元/生,同时鼓励其他各县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

3.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对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全日制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费用进行补助,标准为2000元/生·年。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对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籍或户籍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所有一、二年级农村学生(不含县城)进行资助,标准为2000元/生·年。

5.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中职免学费资助对象为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就读的所有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