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坚守 只为提供准确气象数据 ——记开阳气象站观测员韩传勇的一天
24小时坚守 只为提供准确气象数据
——记开阳气象站观测员韩传勇的一天
2月1日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开阳气象站的观测员韩传勇早早就来到办公室,准备和已经连续工作24小时的观测员熊晋交接工作。交接完成后,韩传勇正式开始他一天的观测和信息报送工作。
7点20分,韩传勇拿出游标卡尺、直尺等观测仪器,仔细检查是否损坏,随后又来到电脑旁,查看信息网络设备和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这是每天观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任何设备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气象数据的准确性。”韩传勇说。
7点45分,戴上手套、拿好观测仪器的韩传勇准备去观测场进行观测。刚踏出门槛,韩传勇左脚就开启“滑冰模式”,原来是经过一夜的低温凝冻,路面已经结了一层冰。这时,只见韩传勇从口袋里掏出一双剪去两头的袜子,套在鞋上后继续前行。
来到地面气象观测场后,韩传勇拿出游标卡尺,准备测量导线积冰直径和厚度。当时,电线积冰架上的导线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只见他把游标卡尺将覆冰导线卡住后,一边读数同时把数据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簿》上。
据韩传勇介绍,电线积冰架上的导线和外面输电用的导线一样粗,直径都是26.8毫米,这是为了模拟在凝冻天气下外界电线的积冰情况。“测量的数据会传送到上级部门,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估算到外界的积冰情况,这对电力部门进行电线除冰工作有很大帮助。”韩传勇说。
测量完导线积冰直径和厚度后,韩传勇立即回到办公室,将测量的数据录入系统并及时传输。这是不是意味着韩传勇的工作就完成了呢?其实这只是开始,8点30分至19点30分之间,他还要对自动观测正点数据进行检查核对,如有错误,还需及时更正数据。
“观测员的任务就是要及时记录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汇总后形成气象资料供气象部门进行分析、预报。”据韩传勇介绍,目前开阳气象站很多气象要素都是通过自动采集,需要人工操作的越来越少,因此每个正点都要查看一次自动数据更新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则需手动上传。
20点,韩传勇除了要测量导线洁冰厚度外,还要测量蒸发量。同时,还得更换日照白记纸,对当天的日照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他介绍说,“一般我们前一天20时用专用量杯量20毫米的水放进蒸发皿里,等第二天20点再进行测量,就可以算出水汽的蒸发量。”
2日凌晨2点,又到了韩传勇测量导线积冰直径和厚度的时间,他带着游标卡尺“如约”来到地面气观测场。只见他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一只手测量,在看读数时,今年53岁的韩传勇不得不摘掉500度的近视眼镜才看清楚。
“受强冷空气影响,开阳自1月24日夜间起就出现较大范围的凝冻天气,为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我们当天晚上20点就正式启动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韩传勇说,除常规的8点、14点、20点要进行观测外,每天夜间23点、2点、5点也要进行加密观测。
测量完后,韩传勇回到业务平台,准备在自己简易的床铺上眯一小觉,可刚一躺下就听到窗外哗哗声音,他立马翻身爬起来,观测当前的天气情况。他介绍说,在一天的观测中,难度大、时间长的观测莫过于天气现象了,天气现象观测需要观测员一天连续记录天气现象,如下雨的起止时间是多少、结束时间是多少,几点几分由雨转为雪,几点几分又由雪转为雨夹雪天气等。
“要想准确地观测天气现象,必须要时时刻刻关注天气变化,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接近凌晨3点,外面的小雨还没有停,韩传勇更睡不着了,一边观测一边做好记录。
做完记录后,韩传勇总算可以去睡一小会了。“自从启动应急加密观测后,我们把床铺搬到了办公室,累得不行的时候还可以休息下。”韩传勇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天也慢慢变亮。2月2日7点,接班观测员杨艳叫醒睡梦中的韩传勇,交接完班后,他终于可以回家睡个好觉了。
石奎 记者 彭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