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支教”为贵州山区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

02.11.2016  01:01

    新华社贵阳11月1日电(记者骆飞)“洋房很宽敞,也会装满忧伤,木板床,有时也会像天堂……”这首名叫《蒲公英》的歌曲,是12岁的罗影影去年暑假时,跟着来村里支教的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学唱的。尽管活动已结束一年多,但她至今记忆犹新。

    2015年8月2日至8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同在艺术天空下”中国文艺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支教活动走进罗影影的家乡——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观音洞镇青岩村,陪伴村里正在放暑假的留守儿童度过了快乐而难忘的日子。

    当时,由冯大海、韩葆、陈涓、景蕾、田灿、杨青竹等画家、词曲作家及舞蹈老师等组成的文艺支教团,吃住在村里。他们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与他们嬉戏、谈心,给留守的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最喜欢韩葆老师,她不仅教我们唱歌,还和我们谈心,特别温暖。”罗影影兴奋地回忆说,老师们那时每天都会给我们煮鸡蛋、买牛奶当早餐,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

    记者采访中得知,罗影影是个自幼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她不到1岁的时候,爸爸出车祸去世,不久后妈妈远走他乡,至今杳无音信。

    “从小有爷爷奶奶,但没有父母陪伴还是感到孤独。尤其是节假日,别人都有父母带着玩,我更多是做家务或在山上放牛。”小姑娘略带伤感地说。

    青岩村村支书杨正荣介绍,全村438户人,有85个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或离异、死亡等原因,很多孩子自幼由祖辈抚养长大,情感关爱较缺乏,有的甚至对亲情淡漠,性格上要么自卑孤僻,要么自由放任。

    在支教期间,志愿者们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喜好,组建起跳舞、绘画、唱歌、讲故事等班级,每天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他们敞开心扉,感受生活的快乐。

    “村里条件有限,志愿者们往往就地取材,有的在村委会办公室,有的在民房里,有的甚至就在山坡上开展活动。”杨正荣说,他们都很敬业,也很有方法,整天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文艺志愿者韩葆说:“孩子们都很有天赋,兴趣很浓。这样短时间的活动能量虽很有限,但希望能激励他们,为梦想插上希望的翅膀。

    这只是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西部地区的一个缩影。除文艺支教外,他们还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培训、服务采风等各类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据统计,自2012年启动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共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3万多场次,参与文艺志愿服务的工作者近100万人,直接受益群众8000多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文联也向全国各省市发出倡议,鼓励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对此,贵州省文联积极响应,于2013年启动了文艺支教活动,还打造成了这个省文艺志愿品牌项目。

    贵州省文联组联部主任周蕾介绍,贵州省结合自身特点,在黔东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招募非遗传承人为志愿者,进校园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在黔南州瓮安县的社区、乡镇组建文艺队,丰富百姓精神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

    此外,在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针对孩子们缺乏音乐、绘画等素质教育,省文联向贵阳市周边18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招募文艺志愿者,给孩子们开设音乐、绘画等课程。

    据了解,近3年来,贵州省文联向全国共招募文艺支教志愿者722人次到基层、学校服务,共投入资金逾400余万元,惠及学生达10万余人次。目前共完成7期文艺支教工作,第八期正在进行。

    正是中央和地方文联之间的上下联动,文艺志愿服务网络正在覆盖全国更多地区,尤其是在边远山区,其所传递的正能量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