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双山新区科学谋划“十三五”促经济升级转型
29.10.2015 13:11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十三五”时期,双山新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主战略,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推进新区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着力提升区域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确保到2018年全面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经济发展。 继续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4亿元,年均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3.4:3.2:3.4调整为2: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5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亿元。到2030年,建成新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100万人,城市化率达75%以上,城市核心组团基本建成。 —— 社会进步。 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到201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城市核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初中、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和98%;达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生活富裕。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9000元和12100元,年均分别增长约15%和13%,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控制3%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 —— 路网成型。 到2020年,骨干路网基本成型,各组团全面开发建设,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城市功能基本完善。 —— 生态良好。 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61平方米以上,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完成省市定预期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新区“十三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城镇体系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新区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实现与七星关区、大方县的无缝对接和同城运行,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和一体化管理,全面建立起自由流动、配置均衡、有机统一的同城化要素市场体系。要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把新区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具有全国影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新区向经济强区跨越,形成横贯中东西,连接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拓宽就业和创业渠道,为劳动者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事务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有力推进新区“一城三区”同城化核心板块和产城一体化、校城一体化、港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建设。(王扬志)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29.10.2015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