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廊坊合力供水新机场 通州明年夏天喝上南水
南水进京一年来,大宁调蓄水库、团城湖调节池、亦庄调节池实现蓄水,增加水面面积约550公顷。图为碧波荡漾的团城湖调节池。
北京廊坊合力供水新机场
北京行政副中心纳入南水北调供水范围 明年夏天通州将“喝”上南水
在“喝水”上有些“先天不足”的通州地区,到明年夏天,“喝”水不易的问题将大大改善。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支线和通州水厂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6月底之前通州水厂将具备通水条件,一期工程供水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届时,通州地区居民将喝上南水,位于通州新城的北京行政副中心也被纳入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将获得供水保障。
南水进京一年·最新动态
“先天不足”通州热盼南水
南水进京的地下PCCP管道,从房山地下穿过,过了大宁调压池,就改为地下暗涵形式了。绕五环一圈,从东干渠通州水厂分水口开始,则又出现了一段新的PCCP管道。这条蜿蜒而出的通州支线,为两条直径1米8的PCCP管,经8.9公里抵达通州水厂。建设完成后,将把南水北调输水环路东干渠中的南水输送到通州水厂,再至通州的千家万户。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通州在“喝水”上“先天不足”,在北京各地区中水源条件较差。通州处于北京地域的东南角,距离北京本地水源较远(本地较大的水源密云水库在北边),属于“末梢”。随着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通州的供水保障任务也日益趋紧,还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
目前,通州供水保障除了老的通州水厂每天可供水5万方外,还有数个村镇级小水厂,剩余的就是自备井了。此外,依靠朝阳北路供水管线调来中心城区水源,虽说这条管线设计能力有12万方,但由于中心城发展也缺水,多年来一直没有足额的清水流到通州。
“应该说,所有新城里,最热盼南水北调水的,就是通州新城。通州水厂一期明年竣工,也将是支撑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靠前一步的水工程基础建设。” 张彤说。
郭公庄水厂全部取用南水,日取水量40万方。
明年夏天通州将“喝”南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水北调配套通州水厂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和密云水库为水源,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二期达到40万立方米/日规模,远景达到60万立方米/日规模。工程目前正在施工,建成后将为通州新城地区提供生活用水。
通州水厂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超过通州现状所有水厂供水能力总合。通州水厂出水将接入通州地区市政供水管网,与现有水源联合为新城地区供水,同时置换处于长期超采状态的本地自备井水源,有效涵养通州地区地下水。从更远期规划看,通州供水能力建设还将辐射到周边乡镇。
通州支线和通州水厂工程建成后,行政副中心及通州新城将纳入南水北调供水范围,达到中心城的供水水平,将大幅提升通州地区用水条件,为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南水进京一年·远期规划
着眼新机场供水保障
南水进京已经满一年,在保障首都水资源供给、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减缓地下水下降速率、改善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工程效益显著。然而,北京水资源依然趋紧,在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稳定发挥效益的同时,仍需“未雨绸缪”,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积极谋划南水北调后续规划,为产业结构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
张彤介绍说,早在2006年编制的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第一版规划,更重视的着眼点是中心城和五个新城的供水保障。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镇也越来越有供水改善的需求,下一步的后续规划将着眼长远,由新城带镇、镇带农村,让新城建设的大水厂带动周围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推进城乡供水均等化。
通州地区和新机场将作为后续规划编制中两个新的增长点。后续规划将聚焦行政副中心和新机场,加快通州支线、新机场支线及配套水厂建设。其中,新机场区域跨越北京和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供水保障将联合“动用”北京和河北廊坊的供水工程。
此外,后续规划拟推动京津冀三地水系沟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研究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高效利用,实施南干渠与廊涿干渠连通工程,加快推进永定河连通工程。
拟打造东线调水通道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规划所副所长王萍透露,南水北调的后续规划目前正在编制中。在新规划的核心思想中,拟构建多源外调水的通道,构建首都外调水多元化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本地输配水工程和本地其他水源相结合,努力实现中心城区和平原区的新城都能做到“双水源”——有本地水,也有外调水源。“毕竟只有一个源头的外调水,有风险”。
目前,规划研究的第二条外调通道为南水北调东线,未来将推动东线北延进京,提高北京外调水多源保障能力,最终目标是保证北京城能“坐拥”多元化的水源保障。
南水进京一年·数字
-通水一年来北京市累计收水8.7亿立方米,超过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1/3,受益人口1100余万,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以上。
-自来水厂“喝”水5.8亿立方米,占城区自来水日供水量的六成以上。中心城区城市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今年1-11月份,自来水厂利用本地地表水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5亿立方米。
-以南水北调来水为单一水源的水厂供水范围内,自来水硬度由以前的380毫克/升,降为120-130毫克/升。
-2015年7月开始,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已累计向大宁、十三陵、怀柔、密云等水库蓄水1.2亿立方米,密云水库蓄水量于11月突破10亿立方米。
-利用南水北调来水,通过城市河湖及水源地等回补地下水1.7亿立方米,其中,8月21日起向潮白河水源地试验补水,回补范围达24平方公里,地下水位最小回升5.42米,最大回升13.71米,平均回升7.5米。水源八厂水源井地下水位最大回升6.2米。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团城湖调节池、亦庄调节池实现蓄水,增加水面面积约550公顷。
-完成105个单位157眼自备井置换,日置换水量4.4万立方米,置换人口48万人。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