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父母大讲堂”全国百场巡回讲座首站走进贵阳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30日电(记者骆飞)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成长帮手·新父母大讲堂”全国百场巡回讲座于28日首站走进贵阳,并正式开启全国巡讲之旅。
“新父母大讲堂”全国百场巡回讲座现场,孙云晓教授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活动现场,中国家教委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教授与在场家长见证了该讲座的全国巡讲启动,并做主旨讲演。他围绕家庭教育,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发展现状、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化、家庭性教育如何开展以及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做了讲解,并结合大量鲜活案例进行剖析,以增强家长对提高和改善当前家庭教育的意识,从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孙云晓说,在当今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现代信息化动摇了成人机构权威地位、独生子女现象颠覆着传统家庭教育等,这些都是当今家长实施庭教育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因此,重视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是一项紧急而系统的工作。
孙云晓认为,搞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要提升自身素质教育,也就是需要父母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同时,孙云晓指出,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与父母所具备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及财富多少并没有必然联系。从当前发生的一些案例显示,不少失败的家庭教育往往发生在条件好的家庭里,这或许说明,无论是什么样背景的家长都应努力提高自己教育素质才是教子成功的关键。
讲座结束后部分家长与孙云晓教授探讨和交流家庭教育的问题。
孙云晓曾经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连续10年的习惯研究,他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他还与家长分享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的见解:“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不断用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孙云晓认为,建立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本身也要生活在良好的同学和师生关系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关系网,达到孩子在成长方面所需的尊重、关爱、支持等良性循环和互动。
孙云晓还与在场的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对于家长们关心的早恋、叛逆、沟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探讨。
讲座现场的父母们纷纷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
据了解,“新父母大讲堂”项目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意见的举措,目的在于推进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提高父母教育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全国家庭教育更为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