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独具一格 凭新而路 ——走进贵州路桥集团独平高速公路施工现场

27.10.2014  13:04
    建设中的贵州独平高速公路旧寨大桥。 杨昌勇 摄       本报记者 慕顺宗 特约记者 刘叶琳 特约通讯员 李娅   金九银十,收获的季节。在贵州省独山至平塘高速公路(以下简称独平高速)现场,鏖战正酣。各类车辆往来穿梭,大型设备机声轰鸣,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处处一幅忙碌景象。   而与这工地忙碌景象交相呼应的,是高速公路两边的绿化边坡,鲜花正艳,绿草摇曳,独具一格。距建成通车还有一年时间,独平高速的高边坡上,洁美形象已见雏形,悄然掩盖了施工的痕迹。 提前谋划绿色养护   独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冉茂学告诉记者,全长24.4公里的独平高速,由贵州路桥集团与贵州省公路局共同建设管理,沿线青山绿水相伴,自然风光优美,植被覆盖率高,是一个天然的生态资源宝库。在这样的地方修路,如何使现代高速与自然美景巧妙融合,让建设者破费心思。   为此,独平高速专门制定施工环保方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天然生态资源不被破坏。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隧道采用“零开挖”的方式进洞,尽量不扰动原有山体、破坏植被;基坑开挖所产生的草皮土、有机土不丢弃,留作植被恢复用土;边坡的绿化工程先统一摸底,根据边坡所在位置相应的生态系统类型选择绿化植被,力求高速公路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   如今被鲜花绿草包裹着的绿化边坡,就是在这样的费心实践中跃然而出的。冉茂学说,按照贵州省提出的“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洁美”高速公路绿色景观要求,独平高速专门收集沿线的草种、花种,并根据不同路段的地质特点、植被适应效果,在路面施工之前,提前实施边坡绿化,种草、种花、培植苗木。据了解,提前绿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高速公路进行后期绿化时,对已经成形的高速公路造成再次破坏。    山区高速创新前行   地处贵州省黔南州的独平高速全线沟壑纵横,地质地貌复杂多变,桥隧比例达55%。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不光需要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勇气,更考验着建设者们的创新智慧。施工过程中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是独平高速建设的又一大亮点。   自开工以来,独平高速建设者结合工程实际,先后开展隧道衬砌结构防火抗灾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节理特征的公路隧道锚杆受力机理研究、山区预制场T梁智能化养护系统研究、钢波纹管涵在喀斯特地貌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桩基中抽拔管代替声测管的应用技术研究等。并从湖南、重庆等省市引进了高速公路智能压浆、智能张拉等多项智能管理技术,用于独平高速的施工管理中。   T型梁自动喷淋养护技术,就是他们引进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独平高速2标的预制梁场内,记者看到,一片片大型梁整齐横卧,在每片梁四周,都环绕着一根白色水管,不时喷射水雾,笼罩着整个梁体。   独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玉频介绍,在每片梁体上面,都安装了一个自动感应装置,根据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不时对T型梁进行喷淋养护。自动喷淋养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养护不到位、不准时的难题,精准而且高效。正是这样的自动养护技术,让一片片预制梁在28天的养护周期内,始终享受着准时而均匀的喷淋养护。   据了解,作为贵州省高速公路三年大会战的重要项目之一,独平高速全线将于明年10月份建成通车。独平高速建成后,将加快平塘与独山、都匀、贵阳乃至广西等地的人流、物流的连接,并结束平塘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使“贵州南大门”更畅通、更开放。   来源:《中国交通报》2014年10月27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