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两年多来中国首度降息为哪般?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傍晚宣布,自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继2012年7月后,两年多来央行首次降息。
“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非常突出,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大羁绊。
“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定向降准,但降息其实是最直接的,能够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现在物价涨幅较低,为降息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
对于此次降息,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总体看,中国宏观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但央行需要根据经济基本面的运行态势,灵活运用利率工具进行微调,这是坚持和完善正常利率调整机制的应有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降息是非对称的。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是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只有0.25个百分点。
“此次非对称降息,实际上在收窄银行利差,可以理解为是引导银行将部分利润让渡给企业。”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庆明认为,目前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大高于大多数实体企业,为了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将银行业部分利润让渡给实体经济。
大量实体企业为银行打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要扶持实体经济强筋壮骨,要引导银行业靠自身努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就要从根本上动一动息差这一传统“奶酪”。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由于此次采取非对称降息,缩小了银行利差,可能对银行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有所影响。但从长远看,对银行业发展也是有力的倒逼,有助于银行通过自身努力增强盈利能力。
与别的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走形或者跑冒滴漏相比,降息的操作简单,效果直接。赵庆明认为,降息的传导作用很快,效果会很快显现。特别是时值年末,企业银根偏紧,降息的效果更加明显,实体经济能够更快地享受到降息的红利。
在降息的同时,央行宣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市场化乃至整个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一步,目的是使利率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当前中国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但存款利率还受到上限管制。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也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央行还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进行了简化和合并,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刘铮 李延霞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