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大健康”推动施秉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崛起
施秉美景。
2014年,施秉县种植中药材10.2万亩。
施秉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8个,建成城关镇排楼冲、甘溪乡何家坝两个污水处理和集中供气项目,带动美丽乡村创建点46个,覆盖率达70%以上。
城关新桥至甘溪望城精品水果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已入驻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家,已建成以红阳猕猴桃、紫秋葡萄和优势时令水果为重点的精品水果规范化种植基地2.6亩,全县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6.25万亩。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6日电 施秉县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中心腹地、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主园区、国家水利生态风景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施秉县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坚持整治与建设并举,大力实施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升,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
施秉科学规划建设,注重“三个结合”,将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点带面,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卫生进一步提升。一是注重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优先考虑在景区周边村寨实施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配套建设有观赏性的人文景观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村寨和景区周边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生态观光旅游村。二是注重与产业建设相结合。围绕精品水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园区周边村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园区沼渣、沼粪等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再利用。三是注重与示范带动相结合。优先实施一批示范村寨,带动主要旅游服务村寨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在示范带动的基础上,按照“三清两提升”(清理垃圾、清理污水、清理乱搭乱建,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的要求,全面推进全县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现“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建设目标。
通过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流治理方面的努力实践,全县广大群众投身到改变村寨面貌、建设新农村的热情高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