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昆明市近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29.08.2014  00:47

28日《关于昆明市2013年度地方财政决算以及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今年来,全市民生支出达186.1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5%。

今年上半年,全市(不含安宁、嵩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13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91104万元,增长9.3%,完成年初预算的44.2%,增幅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在16个州市中增幅排名第六。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7558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支294425万元,增长12.4%,完成预算的50.9%。

今年来,面对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全市多措并举保支出,民生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教育、科技、三农、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达186.1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5%。我市积极落实工业扶持政策,及时拨付兑现工业经济扶持资金4330万元,继续扩大支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整合范围,采取贷款贴息、存款配置、风险补偿、奖励引导等方式,撬动银行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同时,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类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从全国、全省和我市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向好迹象,预计今年经济发展将呈现前低后高、逐季回升的走势。

今后,全市将坚持把抓好财政增收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落实厉行节约各项措施,制定出台差旅费、会议费等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完善预算动态监控机制,动态监测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使用的有效性,加强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统筹力度,减少年底结余结转。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继续落实“营改增”试点行业扩大政策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等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促进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规范“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昆明日报 记者杜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