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贵州桐梓:昔日“治安问题村”变成“法治示范村”
夏日里青翠叠嶂的七二村及七十二道拐。(蒋隆荣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6日电(记者王念 李平)藏在大娄山深处的“七二村”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这个曾经车匪路霸横行的治安“问题村”,目前正在申报全国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这其中的巨大变化,只有村民们自己感受最深切。
地处川黔交通咽喉的贵州桐梓县大河镇,有一条上世纪30年代初修建的公路穿过,北接抗战“陪都”重庆,南连滇缅公路,曾经是抗日战争的生命线。公路蜿蜒起伏翻越大娄山,在这里形成七十二道回拐,小村庄因此得名“七二村”。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七二村”,站在海拔千米的凉风垭垭口鸟瞰,七十二道拐雄伟壮观,一栋栋黄墙红瓦的农舍散落在公路两旁茂密的树林中。进村走家串户,别墅般的民居、房前屋后的果树、清澈的涓涓溪流以及山坡上觅食的牛羊,让人不禁想起充满乡愁的田园风景画。
回忆往事,村民们并不避讳他们的尴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村的“公路飞虎队”“火车劫道班”靠路“发财”,这一带成为盗抢盛行的危险路段,汽车司机防不胜防,货运列车也常常在劫难逃。“七二村”400余户人家,因靠“路”实行盗窃抢劫犯罪被判刑的就有261人,牵涉家庭210户,一半以上的家庭与犯罪有牵连。
说起这段历史,“七二村”人有自己的苦衷:“一个字,穷!”
当时,村里人均收入不到500元,人均耕地不到两亩,山坡上毁林开荒种玉米,粮食还是不够吃。村民一没文化、二没出路,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流,就动起歪心眼,干起了扒火车、劫货车的事。在“七二村”还没通电的时候,有的村民家里就有了电视机和电冰箱——从货运列车上偷来的。
“改变靠什么?靠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成绍华说,从实施退耕还林、村风村貌整治工程开始,依靠抗战生命线上七十二道拐的名气和夏季18度左右的凉爽气候,“七二村”成为四川、重庆等地游客的避暑胜地。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瞄准重庆等地避暑旅游客源,村里建起了几十家农家乐,一天五六十元包吃住,客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生意越来越火。今年夏季全村接待游客8000人次以上,70%以上是回头客。”成绍华说,“目前村民的收入35%靠发展乡村旅游、30%靠特色养殖和货物运输,其余则靠就近或外出务工,保守估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200元以上。”
“经济上逐渐富裕起来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守法。”大河镇政法委书记罗志告诉记者,为提高村民的法制观念,镇里党员干部常常入家入户,自己掏钱买上几斤瓜子、花生,带上几包香烟,与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通过一次次拉家常、听诉求的院坝会,宣讲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先后组织500人次以上的青壮年学习农业技术、厨师、电焊工、驾驶员等各种技能,让村民合法致富有了盼头和门路。
曾扒过火车、劫过货车的赵福义刑满释放后,在政府支持帮助下,种烤烟、修货车、卖猪肉,2010年,他看到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又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前后向银行贷款68万元,开办起有96个床位的乡村旅馆。“夏季避暑高峰期床位供不应求,不少游客还自带帐篷来我家院坝里住,今年我家光乡村旅游的纯收入就有20多万元。”
据了解,2007年以来,“七二村”连续8年实现“零违法、零犯罪、零事故、零上访,无毒、无黄、无赌、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