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来自"星星的孩子"一位自闭症儿童妈妈的心路历程
新华社北京4月2日新媒体专电 题:为了来自“星星的孩子”——一位自闭症儿童妈妈的心路历程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漫子
与每位期盼小生命降临的年轻父母一样,怀胎十月的邹文仰着脑袋问丈夫:“希望孩子未来什么样?”
“健康,优秀。”
没想到这个梦很快就碎了。
康康出生、长大,转眼间已二岁半,可还是说话不理人,对外面的世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妈妈邹文不知儿子怎么了。直到北医六院的医生将诊断报告单递给她:自闭症,伴随智力障碍。
捏着这张冷冰冰的纸,邹文和康康爸从医院走回家,没有一句话。望着如同“天外来客”的康康,夫妻俩瘫坐在地上。
“内心被掏空了,哭不出来。毁灭?沮丧?绝望?都不是,又都有。”对15年前这一幕,邹文依旧历历在目。“那天是情人节的前一天,天阴冷得很,我的心塌了一块。”
而康康,依旧一个人抱着心爱的小枕头趴在床上;时而坐在地板上,一遍遍排列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矿泉水瓶,排好又推倒;时而盯着飞快旋转的陀螺发呆,为玩具的一丝破损哭闹不止……
接纳
常言道,女人本弱,为母则刚。曾经是文弱的“川妹子”,曾经是年轻白领,曾经对小资生活憧憬向往……“康康妈”这一身份令邹文必须走出那个曾经的自己,她不能在心灰意冷中沉浸太久。
她不停搜索有关“自闭症”“孤独症”的任何信息;她四处奔走,寻医问药,结识并走近更多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她反复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
为了纾解心情,邹文在她名为“康康妈妈”的博客里,记载着自2001年起发生在康康身上的每一件“温暖的小事”:
——康康穿裤子有点拧。我说(把裤子)转一转。结果他很听话地站在原地,把身体转了个圈。
——有人说憨憨的康康很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的,康康一路走来,十分不易,十分了不起。我在心里对他说:“儿子,妈妈希望像阿甘妈妈一样,做最好的妈妈,一直陪伴在你身边喊着‘康康,快跑!’”
——在外婆眼里,康康什么都好,康康也疼外婆。
——今天,康康独立上学去了……
——康康终于可以独自一人乘坐飞机到福州了……
康康每一个让人惊喜的信号,都被邹文牢牢抓住、记下,这成为全家欣喜的源泉。
邹文的博客很快吸引大批粉丝。她灿烂的笑,也给与她处境相似的妈妈们带去曙光——“接纳,可以陪伴孩子更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