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猴场深山治穷记
普定猴场深山治穷记
——精准扶贫的山区发展模式
猴场乡水落洞村通过“11”资金滚动发展模式,打造万头牛养殖基地。
本报记者 邓刚 摄
猴场苗族仡佬族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持的一类贫困乡镇之一。位于普定东北部,距普定县城41公里,全乡总面积93.4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5460亩,总人口2.6万人。所辖10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分布在从海拔1020米到1848米的群山沟壑中。全县境内海拔最高1848米是猴场乡的普屯坝8000亩草原;最低海拔1020米,也在该乡仡佬族聚居的猛架村。
2012年以来,该乡积极探索符合猴场实际的“递进式重实效”精准扶贫模式,全乡共减少了贫困人口4852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12元增至5533元。全乡存款余额从4577万元,增加到7879万元。
精准扶贫“猴场模式”被写入2015年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推广。
猴场探索精准扶贫的山区发展模式,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全面把脉治穷根,基础设施路先行
猴场是普定县最边远、最贫困的民族乡,地处大山之中,交通闭塞,地势陡险,土地破碎。世居在这里的农民,大多以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解决吃饭问题。2011年末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全乡共入户调查摸底4518户,核定贫困人口13364人。
猴场乡森林覆盖率达42.8%,居全县之首,能否走出一条靠山吃山,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猴场抛开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旧思维,对治穷病、挖穷根,来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把脉,编制了《猴场苗族仡佬族乡2013-2020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定位,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结合各自的特点规划在2020年前全乡逐步建成“一核心四片区”现代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水落洞村为核心,建成以优质水稻、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产业为主体的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示范核心区,形成猴场、西北、谷毛片区以核桃、马铃薯、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带;猛舟片区以时令水果、蔬菜和粮食增产工程为主的产业带。
发展产业,必须路为先导。破解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集中力量解决路、水、电、通讯,让通村、通组路的延伸,成为群众致富希望的延伸。全乡把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省总工会、省国土资源厅,县财政、住建、交通、发改、水利、文化、电力等部门的支持,集中实施水、电、路项目;“集团帮扶、整乡推进”、“青岛对口帮扶”、“一事一议”、“少数民族发展”等项目的实施,也旨在为服务产业发展打基础。
2012年至2014年,建设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17个,投入青岛帮扶资金110.54万元,投入“集团帮扶、整乡推进”资金4159.87万元,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3万元,投入“一事一议”等财政项目资金425.4万元,投入交通项目资金3350万元,投入水利项目资金1263.5万元,投入省总会帮扶资金1100万元。修缮、硬化通村、组公路67公里,形成覆盖全乡的交通网络;治理了马儿坝水库,建成猴场、西北、谷毛、猛舟片区人饮工程项目等,形成了覆盖全乡的供水网络;建设了普屯坝风电场,进行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了11500平方米的文化室、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形成了覆盖全乡的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了10个行政村广播宣传系统,形成了覆盖全乡的广播网络。
政府扶持滚雪球,滚出山地大产业
为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增强自主脱贫能力,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结合实际,猴场乡探索出:统一购买种子或种苗的“统购补贴”模式、“1:1资金滚动补贴”模式、“自购补贴”模式、“分级分时补贴”模式、“小额贷款”模式五种不同的扶贫措施,助力山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2013年至2014年,猴场乡通过“统购补贴”方式种植核桃苗11243亩,种植马铃薯1085亩,种植小红蒜1136亩。农户自行购买蒜种,可在栽种和出苗后享受政府的“自购补贴”,猴场乡2014年种植小红蒜2800余亩,年产值1106万元,除去成本获利406万元,受益农户人均增收1466元。通过“分级分时补贴”扶持农户养殖本地鸡4万余羽,受益农户78户385人。
通过争取妇女小额贷款、爱德妇女发展基金、银行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相关养殖大户,解决资金短缺困难,2012年至2014年发放小额贷款755万元,发放爱德妇女发展基金400万元,为种植养殖农户贴息20余万元,受益农户1902户4106人,促进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
截至目前,全乡种植核桃3万余亩(人均约1.15亩)、小红蒜3000亩、马铃薯5000亩;形成出栏土鸡20万羽(其中野鸡养殖3万羽)、牛8000余头、兔8000余只、生猪养殖10000头、羊2000只的养殖规模,产业发展初显“规模化、特色化”的格局。
示范户带弱户,家家成为养牛户
2014年,省总工会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拿出100万元资金1:1滚动补贴养牛户,一年时间,100万元回收,进入了新一轮滚动,66户受益农户优质牛养殖发展到213头。今年,农业、扶贫单位又分别注入100万元资金,滚动资金扩大到300万元。
水落洞村半坡组村民彭德芬,是一名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因丈夫长期卧病在床,家中积蓄耗费殆尽,属于典型的因病致穷家庭。去年,省总工会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找到她,扶持她养牛。她得到5.35万元的无息贷款支持,买了8头母牛,一年后,她家的牛已经有17头。牛生了小牛,原来的牛圈关不下,彭德芬把4头母牛放给同村村民钟勇、钟安民、陈厚刚等饲养,一年之后,母牛再生小牛,卖得的净收入各得一半。
彭德芬正计划把一块包谷地用来修牛圈,她说:如果养牛规模扩大一倍,每年可赚七八万元。在外地打工的女儿,也被彭德芬叫回来养牛。
水落洞村支书杨华富,在广东惠州打工养牛5年,学到了经验,回家养牛成了大户。养牛从2010年的不到10头,发展到现在的50头。去年,猴场乡政府实施“1:1”扶持模式发展养牛,得到9万元无息贷款支持,他萌生了更大规模养牛的计划。
他平整了一块1100平方米的包谷地,计划投资20多万元,建一个现代的养牛场,把养牛规模扩大到100头,这样一年可以赚60多万元,比现在收入增加一倍。杨华富说,有足够的资金,他要把牛养到200头,甚至500头,引进国外优质养殖牛饲养,一年赚200至300万元不成问题。
杨华富的儿子杨星告诉记者,为支持更多的农户养牛,他家与6户村民签了合同,将自己的12头牛交给村民饲养,下了小牛卖了钱,大家分成。这样农民不花本钱,就有牛养了。
猴场乡水落洞村,山连山、坡连坡,青草漫山遍野。农民几乎家家养牛,政府实施滚动补贴扶持模式,拟以水落洞村为核心,建万头牛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基地。
找准致富路,山里生黄金
猴场乡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村民利用草坡、森林、林下养鸡,实行“分级分时”补贴,在小谷毛村、大地村,山坡上随处可见星星点点的红色“鸡别墅”。
大地村村委会主任陶仁品告诉记者,村里的土地除了田,全部在2011年种了核桃,面积达3600多亩,同时种了红脆李150亩和10多亩晚秋黄梨。大地村规划走经果林发展,发展林下养殖的致富道路。
“每亩土地栽核桃24棵至26棵,8年丰产以每株结果10公斤,每公斤14元价格计,每亩仅核桃的收入就在3000元以上。核桃林下实施种草项目,发展养牛、养鸡、养兔,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就能突破2万元。实现小康就没问题。”陶仁品充满信心对记者说。2014年,大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
陶仁品从2013年开始养殖,第一年养鹅4000羽,去年养鸡10800羽,今年搬家到水源条件好的烂泥寨,饲养灵山土鸡1.2万羽。今年3月10日进的鸡苗,现在一切情况很好,出栏每只鸡按10元利润计算,可赚12万元。
去年,小谷毛村村民范厚继,打工回来,流转了10多亩树林,林下养殖生态鸡4000羽。他告诉记者:“乡政府根据我们存栏鸡数量进行补贴,当鸡苗3个月大时,每只给予8元补助,每平方米鸡舍补助25元,这样可以消化掉三分之一的养殖成本。”一年可出栏两批,一只商品鸡纯利15元,一年可赚12万元。怎么也比外面打工划算,并且是做自己的事业。
煤冲草子冲组,村民赵高伦、罗福清、罗长发三人打工回乡创业,去年腊月二十六,开始修建蛋鸡养殖场,养殖蛋鸡1.2万羽,到今年8月中旬,鸡生蛋50天,每天产蛋10000个,装36件(380个/每件),每件220元价格,供不应求,现在除了成本每件可净赚80元,每天可收入约3000元。再等3个月,鸡进入中年期开始产大蛋,每件蛋的价格可卖到258元。
赵高伦在外打工有11年养鸡经历,完全掌握饲养、管理、防疫技术及销售、采购经验。他说,猴场的生态环境好,水、空气没有污染,气候也好,蛋鸡生蛋率可高达97%,蛋的质量也好,适合蛋鸡养殖发展。
目前,已建起第二个养鸡棚的三个合伙人,一边收益一边扩大投资,计划最多8年,把规模做到1000万元,在山区创业,一样可成百万富翁。
大地村的村民罗成秀,原本是普通农村妇女,因为养兔致了富,成了远近妇女学习的榜样。她养兔8年,从最开始6只兔仔发展到现在成栏兔子5000只的规模,每年纯收入至少12万元。罗成秀说:一只小兔生下地,25天断奶就可以卖12至15元,肉兔3个月出栏有6至7斤,肉兔一般卖12元/斤,种兔17元/斤。去年,贵阳的客人上门来订购,一季度需要一吨兔肉,罗成秀不敢接,因为养殖规模不够。
猴场乡政府看中罗成秀的养殖示范作用,紧靠她的养殖棚,先建了一个300平方米养殖棚,租借给罗成秀扩大养兔,接着又建一个2000平方米的养殖棚,发展新的养殖户,规模可达2.5万只以上,政府规划大地村养兔规模要达到10万只。
猴场乡正在实施“凤还巢”计划,引导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一年要举办若干期培训班。养牛大户杨华富、蛋鸡养殖大户赵高伦、养兔大户罗成秀等致富能手,成为群众身边最好的老师,他们被政府请去,与专家、教授走上同一讲台,为回乡创业农民工传经送宝。
他们的故事如深山脱贫致富的星火,一盏点燃一盏,逐渐成为燎原之势,正把山村的希望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