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筑巢引凤果盈枝

25.03.2016  11:26

筑巢引凤果盈枝

——普定招商引资工作纪实

    新华网贵阳3月25日电(通讯员 张韬)“十二五”时期,面对结构转型调整阵痛、企业投资愿望下降和财政困难的严峻挑战,普定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引资引智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引资总量稳定增长、产业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服务力度不断增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优化投资条件 释放磁场效应

    “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条件的竞争,我们的条件:于内,要有一切服务于招商的意识,要有一支一切服务于招商引资的队伍;于外,必须打造处处都是招商环境,必须树立人人都是普定形象。”过去的五年,普定领导反复强调招商条件的重要性。

    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普定下大力气抓两园区、高速公路、安普城市干道等互联互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从政务服务环境、经济社会环境、项目实施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成立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枚章、一个窗”全程免费代办服务,积极用“”措施来治理“”环境,吸引更多客商前来考察、投资、兴业。此外,该县着力加大企业跟踪服务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招商项目服务年活动,坚持把优化软环境、搞好引资服务作为对外开放促发展的“窗口”和“名片”,更多地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手续办理问题,并在项目洽谈过程中,积极推行诚信承诺、诚恳洽谈、诚心服务、诚实兑现的“四诚”服务制度,对洽谈项目主动介入,对外来投资企业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对在建项目实行“全程式”协调服务,对签约的和洽谈项目实行跟踪落实责任制,促使签约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早日开工、开工项目早日投产。

    五年来,普定政务服务政务大厅共受理事项75010件,办结75010件,办结率100%;为186家企业代办231个事项,其中,2015年受理事项27694件,办结27694件;为32家企业办理58个事项。随着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该县政务服务力度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领导亲力亲为 借力发展天地宽

    为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招商引资工作的带头作用,普定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以“千方百计谋项目、千山万水找客商、千言万语促合作、千辛万苦引资金”的精神下大力、主动抓招商引资工作。

    “十二五”以来,县委主要领导多次率团赴广州、深圳、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地拜访知名企业,参加大型经贸活动和省级系列招商推介会活动20余次,带头开展小分队自主招商80次,接待外来考察客商900余批次7000多人。

    招商活动过程中,该县对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项目的引进、落地、投产等完成情况进行了适时通报,全县形成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为招商引资服务”的良好氛围。“十二五”期间,该县引进了安普城际大道建设、黔中国际汽车城等项目30 个,引进实际投资3.51亿元的普屯坝风力发电项目、实际投资12.8亿元的安普城际大道建设项目等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招商引资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创新招商方式,最大限度确保招商引资“落地生花”,该县积极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谋划质量,注重项目前期谋划。围绕“十二五”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国内外市场需求,根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民生保障规划的要求,精心包装了一批规模大、质量高、产业链长、产业幅宽、带动力强的项目,提高了招商引资针对性、实效性。

    ——建立普定招商引资网,搭建普定招商引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效率。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信息库,将一定投资额产业项目统一纳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跟踪,提高了招商引资信息化水平。

    ——加强与驻外招商分局、对口帮扶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广泛深入联系,推进了人脉招商;强化面向“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随着普定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各级各部门对外来投资和外来企业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全县上下正形成重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成为了投资创业的热土。“十二五”时期,该县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全县引进项目186个,总投资627.44亿元,其中一产、二产、三产项目投资额分别为50.5亿元、209.91亿元、367.02亿元,分别占总投资额的8.04%、33.45%、58.49%;引进项目的产业结构呈现为“三二一”;五年录入《贵州省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实际引资到位资金488.18亿元,引资总额实现“五年翻四番”历史性目标。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赵汇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