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模式”:养羊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27.07.2015  17:13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在寻求经济、生态和农民增收博弈中找到一条创新型发展模式,草地畜牧中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学手段,以场带户,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实行“草地中心+农户”,农户集体转产的模式种草养羊,以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波尔山羊、杜泊羊纯种繁殖和优质杂交肉羊生产为突破口,逐步以退耕还草发展养羊代替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找到了破解岩溶石漠化难题的  “钥匙”,探索出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路子,较好地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怪圈,拉开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序幕,充分体现了生态修复与扶贫开发、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南方喀斯特山区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

晴隆县马场乡马场村村委会主任黄东良就是个典型的受益者,2011年,他用5亩多的好地种植了高产刈割皇竹草,亩产36吨。年初养羊88只,半年已产羔羊36只,饲养品种为波尔山羊和杜泊羊,个个膘肥体壮。黄东良说:“一只羊每天吃草4公斤左右,每亩草至少可养10只羊(高产的可达50吨,一亩草可养羊20只);每天补二三两玉米面,增重六七两,料肉比为1:2。养1头猪的饲料及劳动力成本可养10只羊,也就是说,养羊的效益是养猪的10倍。

几年来,黄东良的收益已经超过了100万元。2013年,他拿出卖羊的10万元为村里贫困户建了羊舍,并成立了养殖合作社,目前有30多户社员,共存栏600多只杜泊羊。2014年他个人收入达到了80多万元。

据晴隆县草地中心副主任刘树军介绍,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晴隆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  “基地带动模式”、“滚动发展模式”、“集体转产模式”、“自我发展模式”发展到现在最成熟的  “贷款贴息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由最初的草地中心与农户“产权共享,利润分成”转变成由政府帮助农户贷款养羊,资助建舍和种草,实现了农户从拥有部分产权到拥有全部产权的转变。

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羊方式的转变带来了种植方式的转变,农户愿意把好田好地腾出来种植高产牧草皇竹草。养殖中推广羊粪还田,不但改良了土壤,而且减缓了草地退化。产权方式上,农户由原来替草地中心养羊转变为现在自己养羊,不再由草地中心发羊给农户,而是按每户30只羊的规模由农户贷款买羊,政府全额贴息,收益全归农户。退耕还草直补资金通过  “一折通”发放到农户手中,草地中心免费提供种羊、检验检疫和技术服务,激发了劳动积极性。

发展至今,该模式已带动本县14个乡  (镇)、96个村、1.68万户农户7万多人参与种草养羊;全县羊存栏52.8万只;户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2014年最高的达到86万元,累计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

我们吸收了新西兰最先进的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管理技术,结合晴隆县不同自然条件进行消化、创新,筛选出了适合晴隆种植的11种牧草,建立了晴隆县不同海拔、不同土壤酸碱度的牧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人工草地的建成、退耕还草及合理载畜,保水、保土、保肥,草场四季长青,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实现了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刘树军说。

国务院扶贫办于2006年和2010年两次在晴隆召开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并在全国推广“晴隆模式”。全国先后有16个省到晴隆考察学习,“晴隆模式”在贵州省的43个县推广已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