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居者有其业 贵州省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15.02.2015  12:12

    2月12日,贵阳花果园湿地公园,常青绿植生机勃发。暖风微醺,玉树含苞,晨练的人一拨接着一拨。

    彭家湾,是花果园的“前生”。问起昔日彭家湾的形象,曾经的住户如此回答记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蚊蝇肆虐、治安堪忧。

    彭家湾在改造中华丽“重生”。而今,跟彭家湾联系在一起的已经是“绿色生态小区”“智能化楼宇、城市绿肺、地标性建筑”等“高、大、上”词汇。

    彭家湾是贵州省最大的棚户区,是贵阳市流动人口主要聚居地之一,名副其实的“城中村”。

    2010年,南明区委、区政府创新体制机制,巧借市场力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觅得资金“活水”,破解了这一旧城改造中最大的难题,彭家湾棚户区改造成功启动。

    2010年7月,南明区引入资金300亿元,由贵州宏立城集团对彭家湾片区实施整体项目改造,并以BT建设模式,同步启动“三横一纵五立交”的市政路网建设,建成以后的新城不仅成为容纳4万余户的生态小区,也成为贵阳市西向和南向交通转换和组织的重要节点。

    彭家湾棚户区改造工程是贵州多渠道发力,强力推动棚户区改造的缩影。

    数据显示:2013年,贵州省实施13.29万户棚户区改造,2014年实施15.59万户,2015年启动实施34.94万户。预计至2020年,全省将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207.73万户。

    为推动棚户区改造工程快步前行,贵州省主动作为,全面发力。

    2014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完善棚户区改造政策,规范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根据《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贵州省扩大棚户区改造范围,将棚户区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稳步实施“城中村”和零星棚户区改造,将棚户区改造范围覆盖到建制镇和大中小学校的危旧房改造。

    50多年前,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一大批军工企业迁入贵州。半个世纪的奋斗,这一批军工企业已成为贵州工业化的支柱,但职工居住了多年的“干打垒”早已破烂不堪。

    2014年,贵州将“三线”企业职工住房问题纳入棚户区改造工程。针对“三线”企业明确提出了“三个倾斜”的原则:保障性住房房源计划倾斜;补助资金倾斜;基础配套设施倾斜。

    截至2014年12月底,贵州省已实施三线企业棚户区改造6.86万套。至2020年,全省预计还将实施三线企业棚户区改造6.7万户,帮助更多的三线企业职工搬出深沟、出棚进屋。

    在棚户区改造中,贵州省各地坚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和重点文物保护,完善房屋使用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改造必然涉及大规模的拆迁安置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钱从何处来?贵州创新机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依托政府信用组建了省级融资平台,以资金运用保本微利的开发性金融为棚户区改造“供血”。

    2014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贵州棚户区改造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在2014至2017年期间,为贵州省各类棚户区改造提供全方位的融资、融智支持,新增棚户区改造项目授信886.53亿元,项目贷款合同总额为618.1亿元,到位341.51亿元。

    同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7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政银合作协议、与9家金融机构互派干部挂职交流,项目化推进棚户区改造融资。

    据统计,2014年,全省共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合同总额675.36亿元,到位398.77亿元。

    “棚户区改造不仅要让居者有其屋,更要做好居民的安置和后续发展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勇说,棚户区改造要坚持百姓搬得出、住得下的理念。

    贵州省在棚改中坚持优先解决居民的住房安置、培训就业、创业帮扶、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居民有房住、能工作、有保障,切实消除棚改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在渔安安井棚改项目中,200多名棚户区无业居民成了物业管理公司员工,500多人被项目投资商聘用从事保安、物管、保洁等工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贵阳市观山湖城中村改造,以可持续的思路帮助居民解决生计问题。

    “我们采取户均240平方米的标准对村民进行安置,其中配套安置2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既解决村民居住问题,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观山湖城中村改造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棚户区改造,贵州步伐坚定。(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