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围绕百姓需求探索社会治理受欢迎
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谢维)近年来,朝阳区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新举措,大力拓展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外延,在社会领域党建、社会动员、社区服务管理、城市精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围绕开展党政群共商共治办实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病”治理、引导居民开展老旧小区自我服务管理等,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把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作为加强社会动员的过程,作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作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为服务水平的过程,涌现出一大批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形成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创新案例。
为总结推广和大力宣传,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在街道系统进行了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征集活动,24个街道共上报75 个创新项目,经过前期广泛征集研讨、专家评审、基层代表评审等环节,共评选出包括安贞街道议事代表让“共商共治”更具活力;潘家园街道老旧小区居民自我服务管理创新实践探索;双井街道探索“院街党建”新模式,提升区域社会治理水平;建外街道社区治理“深耕”计划,挖掘社区潜能,激发参与活力;八里庄开展公益反哺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在内的10个优秀项目和10个入围项目。
团结湖街道一位独居老人突然摔倒在自家客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街道办事处通过养老助残智慧平台第一时间监控到现场,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联系家人,不到3分钟,救护车和老人子女就赶到家里,为挽救老人生命赢了时间,这是团结湖街道社会治理创新服务百姓的一个生动事例。3月17日,朝阳区进行优秀社会治理项目创新集中展示活动,像团结湖街道工委书记张志国介绍的这样创新案例有很多,每个都围绕百姓需求、破解社会服务管理难题而展开。
“我们邀请国家行政学院、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团队对全区各街道上报的75 个创新项目进行评审,最终确定20个优秀社会治理项目创新案例入围”,朝阳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这些优秀案例能给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创新项目。”
紧盯居民服务管理难题,是朝阳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居民反映强烈居民楼“开墙打洞”问题,小关街道动员各方主体,采取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成功治理62家“开墙打洞”问题,一位居民在参与治理后兴奋地说:“以前楼下门店经营餐饮,孩子天天闻着油烟睡觉,老婆总骂我,让我管管,有时气得还要跟我离婚,我的心情就像雾霾一样整天不愉快,现在好了,以后社区有啥事我更得积极参加了。”安贞街道延伸党政群共商共治议事平台,实现了街道、社区、楼院三级议事有效衔接,并通过多种形式提升议事代表议事能力,与社区六大委员会对接指导,引入社会组织上门当“家教”,通过居民提案大赛、公益汇活动、梦想集结哨行动等,帮助居民学会用提案参与社区建设,在汇丰银行“中国社区建设计划”项目活动中,安贞西里社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居民结合社区实际拿出22项提案,筛选出15项参与竞争,其中金手指爱心坊、同心诗院等7个项目被选中,取得汇丰银行20万元购买服务支持,极大地激发了议事代表的热情。
被评为社会动员类创新案例的公益反哺服务项目,在本次展示会上到一致好评。据介绍,该项目是通过公益反哺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成为服务商,为广大志愿者提供反哺服务。项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志愿者和服务商管理,为志愿者发放志愿服务卡,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并凭卡享受公益反哺服务;同时,为服务商配备数据终端设备,用来查询志愿服务等级,记录反哺服务信息,作为优秀服务商评定依据。截至目前,公益反哺服务项目已整合200余家服务商,为社区志愿者提供反哺服务。
记者还在现场了解到,朝外街道“三分”治理模式得到市社工委宋贵伦书记的充分肯定。通过“三分”模式,实现了分类治理小区、分层推进自治、分级解决问题。两年来,朝外各社区自治解决居民问题52件;共治解决居民问题21件;倒逼主责单位履职解决问题8件;居民解决问题的路径逐渐明晰,分散的居民重新抱在了一起,居民释放压力和积怨有序了、协商成本降低了、效果放大了,政府的压力也减轻了。
据介绍,朝阳区评选出的20个优秀社会治理项目创新案例目前已按基本背景、主要做法、工作成效等格式进行统一并装订成册,拟在全区范围发放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