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流浪未成年人数比平时多两成 市救助站:防护要靠多方合力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7月4日报道:每个城市,都有一小部分未成年人因各种原因流浪街头,而暑期流浪人数则比平时多两成。上海市救助站对未成年人实行保护性救助,承担他们的临时监护职责,为他们开展文化补习、法制教育、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
不过,流浪未成年人从“回家”到“回归”是一个跨地域、跨专业、跨部门的综合性问题,非一家之力可以解决。
市救助站提醒,只有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净化社会环境,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织起防护网,才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
案例一:一个智障孩子的回家路
2015年3月28日晚,一个约15岁,自称辛奇(音)的无名男孩来到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要求帮助他回家。
救助站工作人员唐怀斌经过反复细心询问,发现辛奇智力上存在障碍,只是说自己是亳州韩楼人,却无法提供详细的家庭地址。根据这个线索,唐怀斌上网查了亳州韩楼,发现亳州地区一共有8个韩楼村,分布在谯城区大杨镇、沙土镇等地区。唐怀斌逐个与当地派出所联系核查,与亳州救助站取得联系,寻求协助,并前往亳州当地辨认家庭地址。
6月10日,唐怀斌带领辛奇抵达亳州站,经过各方人员的甄别,辛奇很可能是河南周口郸城县人,亳州站长立刻派了车,带领上海站工作人员一起寻找。车进入河南郸城县后南丰地界没走多远,辛奇就兴奋地拍打车窗,大声叫喊,“这条马路我来过”。唐怀斌心中的一块石头一下子就落了地。
辛奇找到了回家路。
案例二:八年在上海救助站的点滴
2006年9月里的平凡一天,救助站里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救助站工作人员依然记得那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不安。这是一个皮肤黝黑,个头不高,估摸约10岁左右的小男孩。工作人员问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今年多大了,父母都在哪里,他始终不吭一声,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他们。
几个月后,小男孩在工作人员悉心照顾下,终于打开心房开口了。他说自己叫小天(音译),1996年出生,两年前独自一人离开四川的父母,扒火车到上海游玩。
八年多来,上海市救助站从未放弃过,一直不间断地想方设法帮他查找家人。803采血站警官为小天采血样,比对DNA数据库,也没有找到他的家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安局的帮助下,救助站工作人员找到了小天堂姐的身份信息。
2015年4月9日,小天迎来了父母,他们也回顾了小天在救助站从2006年到2015年间的生活点滴,观看了他的成长记录视频。
当天,已年满18周岁的小天紧紧地依偎在父母身边,与工作人员依依话别,“回家后,我会好好工作,把在救助站学到的本领和技能好好发挥,在家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男子汉”。
案例三:助流浪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去年12月,小武被社工发现时正蜷缩在崇明北门路上一家台球馆内,外套又脏又薄,身上有股酸臭味。
12岁儿童小武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市。小武生活在重组家庭,他9岁开始经常离家出走到处流浪,以乞讨为生。期间曾因主动或他人求助的方式进入崇明县救助站4次,上海市救助管理站3次。在救助站将其护送回家之后,他经常呆不了多久又会再次出走流浪。
这是他第八次进站了。工作人员走访了小武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和书记进行了沟通,随后又与他的父亲面谈,告诉他,村委会已经在为孩子上学的事情而积极努力联系中,希望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能在学校好好学习。
目前,小武的生活状态要比之前稳定得多,去哪里会主动和父亲说,也能按时回家。村委会也在积极努力地想办法,在上学问题上为没有学籍的小武出谋划策,希望尽快将他送回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