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院机器人代表队参加2015年全国机器人大赛:我们期待明天
10月17至19日,201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晨光早早的映射到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也早已带着他们的参赛作品等候在入场口。早上7:20,贵阳学院的六个机器人代表队出发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入场等候,8:30开始陆续入场,寻找有利于摆放作品的位置,找到调试以及比赛的场地,检查机器人的轮子与比赛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否有差异、比赛场地的灯光是否影响传感器,以便更好地适应场地从而保障比赛的进行。
(贵阳学院机器人代表队到达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为了这次比赛,来自贵阳学院的代表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努力,一连几天都在实验室熬夜加班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今天,忙碌了一个上午,参赛队员们也只能随意蹲在地上,围在一起吃午饭。虽然辛苦,但他们的能力与荣誉将在明天的比赛日得到证明。
(队员们围在一起吃午饭)
“呦呦”是贵阳学院机器人代表队之一,此次所参加的比赛是动作投影技术挑战赛,它的制作者13通信杨正炳、14机制邹全才、耿三查当得知在参加的东莞分项选拔赛进入中国人机器人大赛决赛时,九月初便开始准备机器人的框架设计和结构的组装,由于机器人在组装时采用的是双腿模式,以至于常常在底板的拼装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测试和改装,为了要实现双手执行所规定的动作,他们改用了脚来控制小车的运行,由于脚部的数据不稳定,常常通宵熬夜翻译程序后再进行对其进行调试和测试,经常近半个月的不断改进也终于克服了这个问题。
(贵阳学院代表队的两个机器人,图左为“呦呦”)
杨婷婷、许秀文两个女生来自山西太原工业学院13级电信学院,小小的个子却有着大大的梦想,“25个小时的火车昨天才到贵阳,今天很早就等在了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入场口,这是自己第二次参加全国机器人比赛。我们在2014年的决赛中获得了标准平台仿人组一等奖的成绩,为了更上一个台阶,我和搭档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新组装了机器人‘梦想队’,比以前的机器人在动作敏捷性、感应效果也更好,希望这次还可以拿个好成绩回去”。
(山西太原工业学院的“梦想队”)
(水下勘探机器人)
创新推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熟练的游泳,精准的投篮,精确地水底勘探,这些原本是人类玩的游戏,现在却成为了机器人比赛的项目,而它们的主人则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机器人创意爱好者。贵阳学院13级通信班杨正炳对记者说:“明天的阳光依旧灿烂,待到日出,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会绚烂绽放”。